上证指数 3238.23 0.45%
|
深证成指 9834.44 0.82%
|
恒生指数 20914.69 1.13%
|
纳斯达克 16724.46 2.06%
|
日经225指数 33585.58 -2.96%
|
股海柠檬精 初级编辑
61 文章
60632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高额关税下,iPhone手机成本到底增加了多少?
2025年04月11日 07:00    本文来自 美银
收藏  

近期,市场关注焦点之一是:苹果是否可能将iPhone转回美国本土生产?

美银证券指出,技术上是可行的,美国有足够劳动力进行最终组装,但苹果全球供应链高度复杂,核心零部件仍需在中国、韩国等地制造,仅靠组装搬回美国几乎不现实,而整条供应链迁移耗时长、成本高、依赖严重。

苹果如今的生产体系,是过去数十年与全球数百家供应商深度协作建立起来的。即便美国具备足够劳动力完成组装工作,零部件的制造、子组件的整合仍需要在亚洲等地完成,然后再进口至美国组装。这种多地协作的供应模式若被打断,将对苹果现有节奏和成本控制造成巨大冲击。

目前,美银维持苹果“买入”评级与目标价250美元不变。

美银指出,若仅将iPhone 16 Pro Max的最终组装搬至美国,美银预计单是美国的人工成本,就可能推高整机成本25%。如果还叠加对等关税政策,对从中国、韩国进口的零部件征收关税,整机成本可能暴涨至91%。

举个例子。

 

最终整机成本从649美元升至1242美元!

因此,分析师直言:“除非美国对零部件给予广泛且长期的关税豁免,苹果才有可能认真考虑将生产线迁回本土。”

当然,面对潜在成本风险,苹果并非没有应对方案,例如继续增加印度产能,降低对中国的依赖,或者产品涨价,通过品牌力转嫁成本,或优化供应链,向供应商施压以降低采购价,亦可调整发布节奏,可能改为两年一更,减轻对产业链的冲击,还有可以加快自动化,用机器人取代部分人工组装流程。

美银维持苹果买入评级,核心逻辑包括。一是AI驱动换机潮,2025与2026财年预计迎来新一轮iPhone升级浪潮;二是服务营收持续增长,App Store、广告业务表现稳健;三是自研芯片提高利润率;四是稳定现金流与资本回购,提升股东回报;五是AI能力增强机构吸引力,苹果设备端推AI可带来新增长点。

制造回流看上去很美,但现实是成本压顶、供应链重构难如登天。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百万美国人进厂打螺丝 美国有能力把生产线搬回国内吗?
   以太坊信徒        2025/04/13 02:49
受关税战影响最大的美国六家科技公司
   币海独步者        2025/04/12 06:07
特朗普没有疯 他的理论依据在这里
   罗斯巴德        2025/04/11 10:21
机器人和AI Agent 时代快到来了么?
   鲁克        2025/03/31 03:01
科技股暴跌,“泡沫”警告再起,市场为何如此脆弱?
   股海柠檬精        2025/03/26 22:51
美股七巨头已经暴跌,为什么抄底买家还未进场?
   以太坊信徒        2025/03/17 0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