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美股尾盘集体拉升,三大指数全线反弹。中概股走弱。纳斯达克中国金龙指数跌1.73%,连跌四日,本周累计下跌2.31%。蔚来跌逾4%,拼多多跌超3%。
热门科技股多数上涨,特斯拉涨超5%,苹果、Meta、微软涨超1%。汽车制造、消费电子、太空概念股涨幅居前,Rivian、Lucid 涨超6%,路特斯涨超5%,波音涨超3%,高斯电子涨超2%。
金属原材料、半导体设备与材料跌幅居前,纽柯钢铁跌超6%,凯撒铝业跌超4%,美国铝业公司、康特科技、阿斯麦跌超2%。
市场关注美联储官员讲话,美联储大鸽派古尔斯比称“硬经济数据强劲”,同时使用了“滞胀”和“暂时性”这两个词,分析称,该言论吓坏股市,加剧美股三大股指盘初跌势。
美联储理事沃勒解释3月会议投唯一反对票原因,即美国的银行准备金高于充裕水平。“新美联储通讯社”表示,美联储预测指向“滞胀”。
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则表示,9月预测中值似乎合理。通胀和就业目标的风险均有所上升,长期通胀预期保持稳定。美联储并不急于做出下一个货币政策决定。特朗普的政策调整表明经济增长放缓,失业率将上升。
美国总统特朗普关于对等关税和行业关税计划仍备受市场关注,市场预计这些关税将在4月初生效。
特朗普表示,关税将具有灵活性,因为它是对等的。特朗普还表示,美国不需要加拿大的任何东西,但每年需要2000亿美元的补贴来维持加拿大的运转,所以他对加拿大成为美国第51个州的说法是认真的。
特朗普讲话后,早盘均曾跌超1%的三大美股指进一步收窄跌幅,尾盘集体转涨,最终均小幅收涨。有赖于周五反弹,标普和纳指本周成功扭转了累跌的势头,避免了连跌五周、创将近三年来最长连跌周的危险。
据媒体报道,如果特朗普总统使用关税不公平地迫使欧盟改变政策,法国希望欧盟考虑部署反胁迫工具来对抗美国。反胁迫工具将允许欧盟部署报复性回应,包括对贸易和服务、知识产权、外国直接投资以及公共采购准入的限制。
俄乌冲突传来最新消息。美国总统特朗普表示,与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和俄罗斯总统普京进行良好讨论。
美国总统特朗普21日与国防部长赫格塞思在白宫椭圆形办公室发表讲话。特朗普表示,他认为美国已经与俄罗斯和乌克兰达成了协议的框架,俄乌冲突很快将全面停火。
美国商务部长上电视“推票”:买特斯拉股票吧,现在“便宜的不可思议”。卢特尼克称特斯拉的股票现在“便宜的不可思议”,呼吁投资者积极买入,并称马斯克是他见过的“最值得押注的人”。
马斯克深夜开全员大会,提醒员工拿好股票。除此之外,马斯克还强调了超级充电网络、Dojo超级计算机、Optimus 等项目的发展。展望未来,他预测特斯拉明年将突破1000万辆汽车大关。
白宫宣布,阿联酋承诺未来十年将在美国投资1.4万亿美元。据消息称,这项协议是在特朗普周二在椭圆形办公室与塔努恩举行会晤之后达成的,其中一项价值250亿美元的投资计划将重点涵盖能源基础设施和数据中心。
德国“里程碑”的法案获得议会通过。该法案将超过德国 GDP 1%的国防开支从“债务刹车”限制中豁免。有分析显示,如果欧洲国家将国防开支从 GDP 的2%提高至3.5%,欧洲整体 GDP 增长率可能提升0.9%至1.5%。
欧洲重新武装计划,自主防卫。据参与讨论的官员透露,欧洲国家需要5到10年时间的持续增加国防支出,才能将欧洲的能力提升到可以取代大部分美国职能的水平,这还不包括美国的核威慑力量。
多国央行政策决议引发市场担忧,欧股周五全线收跌。基础资源板块跌2.3%领跌。因附近变电站火灾,希思罗机场被迫关闭引发旅游休闲板块重挫1.6%。
美联储周三发布决议声明后,两年期美债收益率连续三日走低,本周跌超7个基点。英国央行偏鹰,英债收益率本周转升、连升三周。
美元指数三日连涨,创两周新高、本月内首次周度上涨。投资者在4月2日美国关税截止日期前,对欧元近期涨势进行获利了结,欧元跌0.33%。
日元上涨0.36%,本周累计上涨0.47%。离岸人民币盘中跌超百点,失守7.26,至逾一周新低。比特币盘中跌上千美元、跌破8.4万美元关口;而以太坊尾盘跌0.20%,本周累涨2.41%。
苏贾天然气计量站周五遭袭,俄乌各执一词。俄乌冲突和中东局势持续发酵,原油三连涨,连涨两周,布油创本月内新高。
黄金周五跌落盘中纪录高位,一度跌超1%,仍连涨三周。纽约铜期货本周涨超4%。伦铜两连阴,仍连涨三周。
国内方面,上交所制定新一轮《推动提高沪市上市公司质量三年行动计划》。与上一轮计划相比,新一轮更加注重,强调严监严管,协同推进财务造假综合惩防工作;更加聚焦投资价值,引导现金分红与回购增持,推动上市公司提升回报投资者的意识和能力。
美团 Q4 利润增长近2倍,核心业务强劲,新业务亏损收窄,加大中东市场开拓。美团 Q4 收入同比增长20.1%,净利润62.2亿元,同比增长180.7%,但环比下降51.6%。新业务亏损进一步缩窄。
蔚来汽车 Q4 营收同比增长15.2%,单车毛利率上升,全年净亏损224亿元。Q4 交付72689辆创历史新高,同比增长45.2%,净亏损71.12亿元,同比扩大32.5%。2025年第一季度交付指引为4.1万辆到4.3万辆,同比增长约36.4%至约4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