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球市场日益焦虑的气氛中,4月2日这一天被投行与投资者视作“关税时点”。
这正是特朗普承诺将公布新一轮全球关税政策的日子。而目前,市场并不担心关税一定落地,而是担心“什么都没说清”。
周一,华尔街大行摩根士丹利在最新策略报告中表示,我们不怕坏消息,就怕模糊。
特朗普政府此前已对来自中国、加拿大、墨西哥以及部分商品征收了数轮关税,但具体的覆盖产品、国别范围与税率结构仍未最终明晰。更重要的是,近期官方还暗示:未来的对等关税可能会考虑“消费税”与“非关税壁垒”等因素,使原本已复杂的政策框架更加扑朔迷离。
摩根士丹利全球固定收益研究主管迈克尔·泽萨斯指出,投资者正被一连串“宣布→推迟→重新谈判→调整”的政策反复所困扰。大家不清楚特朗普的目标是在“真正重构贸易结构”,还是为了在谈判中争取筹码。而缺乏方向感,正是当前市场最大的风险源之一。
摩根士丹利策略团队表示,4月2日关税声明对市场影响的关键,不在于具体税率,而在于以下两个问题能否被明确回答:
1、关税政策是否得到了具体化?——即从“模糊的不确定”转向“明确的已知政策”
2、关税的上调幅度是否大到足以进一步打击经济前景?
这两个问题的答案,将直接决定市场后续的风险定价结构与资产配置方向。
摩根士丹利分析团队表示,他们正围绕上述两问推演多种“政策剧本”,并分别匹配相应的资产配置建议:
如果公布的政策明确且关税力度不大,市场将获得短期情绪缓和空间,利多风险资产;
如果政策模糊、但暗示未来大幅加征关税,反而不如直接落地来得清晰;
最不利的组合是“政策非常明确+关税大幅提高”,这将显著打击美股,同时利好美债等避险资产;
相反,如果特朗普在声明中释放“谈判意愿”,即使短期没有明确结论,市场也可能将其解读为缓和信号。
摩根士丹利
摩根士丹利策略师总结道:“我们也许得不到一个‘好’的关税声明,但我们至少想要一个‘可判断’的声明。”换句话说,即便结论偏鹰,只要市场可以据此重新建模定价,就比持续游走在模糊空间要好得多。
这正是市场目前的心理写照:对坏消息免疫,对不确定性过敏。
除摩根士丹利外,部分策略师也指出,当前市场的“不作为”状态正反映出资金的观望与焦虑。机构投资者普遍倾向于延后仓位决策,等待政策尘埃落定。
从ETF资金流、期权隐含波动率等数据来看,投资者对方向的不确定预期正在上升,市场定价权正在临时“让位”给政治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