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房地产市场深陷流动性危机,各方为此不断探索并实施了一系列应对措施。当前,市场上有观点认为,北京方面或许会重新采用以往行之有效的策略,直接对一家在行业内具有风向标的国有背景开发商进行干预,以此稳定市场局势。
房地产行业的这场危机已持续了整整五年,如今,万科(Vanke)的财务状况成为了各界关注的焦点,这无疑给相关部门带来了全新的难题。在以往的应对过程中,相关部门一直极为谨慎,力求避免因救助那些背负巨额债务的开发商,而引发道德风险。
上周四,一则来自官方媒体的报道瞬间掀起轩然大波,该报道称万科首席执行官被拘,公司可能面临收购或重组,这一消息直接将万科的危机推到了舆论的风口浪尖。然而,令人意外的是,短短数小时后,这则报道就被悄然删除。
万科作为有深圳地铁这一国有股东大力支持的企业,面对这一媒体报道,选择了拒绝回应。
自那则报道发布后,三大国际评级机构纷纷行动,均将万科的评级进一步下调至垃圾级。究其原因,主要是万科的财务灵活性显著降低,并且2025年的销售前景也充满了未知与变数。
随着本月债务到期日的步步逼近,市场对于万科偿债能力的担忧愈发强烈。万科下一笔人民币债务的还款截止日期为1月27日,而在今年,其总计有34亿美元的债务需要偿还。
据两名了解内情的人士透露,万科总部所在的南方城市深圳的政府,正在紧锣密鼓地与当地国有企业就控制万科债务风险的方案以及资产处置等相关事宜,积极展开会议交流与协调工作。
两名熟悉万科运营情况的消息人士透露,截至去年6月底,万科的有息债务已高达3313亿元人民币(约合452.1亿美元)。为了缓解债务压力,万科目前仍在努力尝试出售物流平台普洛斯、物业管理公司万物云、租赁公寓业务以及购物中心等项目的股份。由于这些消息人士并未获得向媒体公开表态的授权,所以他们要求匿名。
对于上述情况,万科拒绝做出任何评论,深圳市政府和深圳地铁也没有立即对置评请求予以回应。
万科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在各大城市均布局了众多项目,深圳地铁持有其大约三分之一的股份。
在过去,万科一直被认为能够在房地产市场的波动中保持相对稳定。但在2021年末,全球负债最多的开发商中国恒大,背负着超过3000亿美元的巨额债务,由于离岸债务违约,去年被责令清算。
如今,分析师们忧心忡忡,他们担心万科当前的问题,极有可能成为压垮购房者信心的最后一根稻草。要知道,在过去的几个月里,购房者的信心好不容易才出现了企稳的迹象。除此之外,银行也有可能进一步收紧对房地产行业的融资,这无疑会让那些尚未违约的开发商资金链更加紧张。
香港耀才证券国际部中国研究部主管郑健成表示:“鉴于万科在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标志性地位,我们认为深圳政府理应介入,协助解决其流动性问题,防止万科的财务状况进一步恶化。”
最佳情况设想
有部分分析师指出,如果国家全面接管万科,这将是自2021年房地产行业危机爆发以来,在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首次出现这样的举措。
以中国恒大为例,在该公司表示可能无法履行财务义务后,广东省政府迅速成立了风险管理委员会,着手处理相关后续事宜。随后,恒大创始人被拘,该开发商也被香港一家法院责令清算。
一名不愿透露姓名的万科债券持有人表示:“万科对于房地产行业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旦它出现违约情况,那么中央政府此前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所做出的所有努力都将付诸东流,风险甚至可能蔓延至整个金融体系。所以,地方政府肯定会不遗余力地拯救万科。”
一些分析师认为,如果万科得不到新的流动性支持,今年发生债务违约的可能性极大。因为其月度销售额已大幅下跌至盈亏平衡线以下,而且在从银行借款以及处置资产等方面都面临着重重困难。其销售额排名也从2023年的第二位,下滑至去年的第五位。
一名万科债权人和一名接近深圳政府的消息人士表示,政府在进行救助时,不太可能直接注入新资金。分析师们则表示,救助措施或许会包括其他国有企业购买万科资产,或者帮助其确保融资渠道畅通。
摩根大通在1月16日发布的一份研究报告中指出,政府之所以有可能进行干预,或许也是为了确保预售房屋能够顺利竣工。毕竟,近期北京一直在加大力度提振购房者信心。
龙洲经讯的中国研究副主任克里斯托弗·贝多尔表示,对万科实施“明确的政府救助”或许是最为理想的情况,这将充分表明“政府愿意为房地产行业兜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