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8日,有消息称,本地出行及生活服务平台哈啰出行申请撤回赴美 IPO 计划。针对这一消息,哈啰出行方面表示,
经过公司管理层慎重考虑,哈啰出行已向美国证券交易所委员会发出声明,要求撤回此前提交的 IPO 申请。后续我们会根据国家监管要求和资本市场环境,适时推进 IPO 事宜。
今年4月,哈啰出行首次提交 IPO 申请,计划以股票代码“HELO”在纳斯达克上市,其最近一次更新招股书是在2021年5月5日。
哈啰出行于2016年9月在上海成立,相比曾经风靡一时的 ofo 和摩拜,哈啰成立时间较晚,但也躲过了共享单车最疯狂的烧钱之战。在 ofo 和摩拜一个走向破产、一个卖身巨头之后,哈啰一步步崛起,从共享单车逐渐拓展两轮出行、四轮出行、酒旅以及到店服务等出行及生活服务领域。
2021年4月,哈啰出行首次提交 IPO 申请,计划在美国纳斯达克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虽然目前哈啰出行已经在共享出行领域站稳脚跟,但在资金的问题上显得有些窘迫。
招股书显示,2018年、2019年、2020年哈啰出行的营收分别为21.136亿元、48.233亿元、60.443亿元;亏损分别为22.075亿元、15.046亿元、11.335亿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哈啰出行对共享两轮业务高度依赖,2018年,其全部营收均来自于该项业务。2019年开始,哈啰出行逐步增加顺风车业务以及包括本地生活在内的其他业务,2020年,其顺风车业务营收达到7.095亿元,相比2019年增加超两倍,但从整体营收结构来看,顺风车业务占比仍很小,其他业务占比则低于2%。
而且,营收占比超过90%的共享两轮业务,在哈啰出行的成本结构中也是占比最大的,2020年共享两轮业务的成本达51.354亿元,占比达93.3%,原因在于共享两轮业务需要大量的车辆投入,且会给公司造成高额的折旧成本。
5月,哈啰出行更新招股书。更新后的内容显示,哈啰出行2021年第一季度的总营收为14.15亿元,相比于去年第一季度的6.94亿元,同比增长了约104%。
其中,共享两轮业务的收入为11.75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6.22亿元,同比增长89%;顺风车业务收入为1.68亿元,相比2020年同期的6 410万元,同比增长161.8%;其他业务收入贡献7 000万。
不过,其亏损的状态依旧没有改变,2021年第一季度,哈啰出行调整后净亏损为3.83亿元,2020年同期为亏损6.32亿。
按照哈啰出行此前计划,赴美上市拟募资1亿美元,募集资金将用于一般企业用途,包括用于增强和扩大业务产品,支持研发等,现在撤回此前提交的 IPO 申请,也意味着其上市募资也将暂时搁置。
哈啰出行收入每年都在增长,亏损在大幅减少,说明其财务结构是良性发展的,即便是去其他资本市场上市,投资人也会买账的。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上市暂时中止,但哈啰出行仍可通过其他渠道获得融资。
近日,哈啰旗下的小哈换电业务宣布完成了数亿元人民币的融资,这也是哈啰出行自去年以来重点发展的业务。哈啰出行内部人士今日向记者表示,最近换电刚刚拿了笔融资,电动车在天津和无锡建了两个工厂,整体业务没什么影响。
本次 IPO 前,蚂蚁集团全资子公司 Antfin(Hong Kong)Holding Limited 是哈啰出行第一大股东,持有公司36.3%的股份。其后几大股东分别是公司联合创始人兼 CEO 杨磊、GGV、成为、复星、春华以及大湾区基金等知名财务投资人。
在哈啰出行众多股东中,蚂蚁集团和宁德时代与公司建立了良好的战略合作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