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A股市场震荡走低,沪指在3400点下方徘徊。二季度市场将如何表现?降息降准何时能落地?清明节前哪些消费方向还有机会?针对投资者关心的众多市场问题,币海为大家一一解答。
1、本周市场震荡磨底,市场成交缩量,您对于二季度A股市场走势怎么看?哪些板块可能继续爆发?
深沪两市股指在海外市场高位宽幅震荡,关税升级引发全球经济前景担忧,美元指数短期反弹,A股上市公司面临年报季等因素影响和共振下,给出持续性的技术调整走势,为3月收官倒计时的区间震荡磨底,有利二季度展开先抑后扬的多头攻击行情。从工信部强化顶层设计,健全未来产业1+N政策体系,制定出台生物制造、量子科技、具身智能、原子级制造等细分领域的产业政策,引导未来产业科学精准布局,支持地方因地制宜发展未来产业,引导政府投资基金加大未来产业的投入力度等,明确高景气赛道的一些有业绩支撑的板块和个股在市场定价逐步由“预期”转向“现实”的过程中,将会表现出较强的市场攻势。其中,半导体设备和材料、芯片、人工智能、汽车电子、机器人、多模态AI、商业航天、低空经济等板块,将有望继续领先指数形成中期向好的上升趋势。
2、据媒体报道,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年内的发行上市审核全线启动。对此如何解读?投资者应该如何把握IPO提速机会和防范风险?
沪深北三大交易所发行上市审核全线启动,意味着IPO市场呈现“结构性恢复”特征。审核重启但增量有限,效率有所提升,且硬科技企业优先推进。这是监管层支持优质科技型企业上市的信号,旨在将资本市场打造成创新引擎,推动实体经济发展。不过,IPO市场的全面恢复还取决于市场承受力、企业质量和资金面等条件的成熟度。投资者可关注硬科技领域的优质企业,分享其成长带来的收益。同时,可通过分散投资,配置不同板块、行业的股票,降低单一股票风险。在防范风险方面,要仔细研究企业的招股说明书,关注其财务状况、盈利能力、行业竞争力等。此外,需关注市场整体走势,避免在市场过热时盲目追高,保持理性投资。
3、特朗普日前表示对所有进口汽车征25%关税,推高进口关税会有哪些连锁反应?对国内汽车产业链有怎样的影响?
特朗普提议的25%进口汽车关税若落地,将引发多重经济冲击。短期看,进口车终端售价将普遍上涨15%-30%,德日韩系车企首当其冲。美国家庭购车成本激增可能压制消费,二手车市场或异常升温。对国内产业链而言,合资品牌可能加速推进零部件国产替代,但高端芯片、精密部件等"卡脖子"环节的进口依赖可能迫使车企阶段性承压。中长期将重构全球汽车贸易格局。欧洲、日本等主要出口国必然采取对等反制,中国对美汽车零部件出口(年约120亿美元)可能遭遇报复性关税。国际车企或被迫调整全球产能布局,宝马、奔驰等已在华设厂的企业可能扩大本土化生产,但技术转移可能更趋保守。国内自主品牌将面临双向挤压:进口车溢价让出的20-30万元价格带或成新战场,但关键零部件成本上升可能侵蚀利润。新能源车企相对占优,中国完备的三电供应链受关税影响较小,反而可能借机扩大本土市场份额。不过若引发全球贸易战,锂电材料等出口导向环节将面临风险。政策博弈下,汽车产业或将迎来新一轮技术封锁与自主攻坚的角力。
4、A股化工板块集体走强,中毅达一度出现14连涨。化工板块下周还能不能持续?涨价题材还可以关注哪些方向?
近期多个化工品种价格快速上涨,化工股的走强主要是受到两大方面的刺激,第一就是化工出现多个细分产品涨价刺激。据生意社数据显示,3月25日,硫磺价格报价2454元/吨,相比去年同期涨幅近137%。据百川数据显示,硫酸价格目前报价596.96元/吨,较去年同期上涨290%。此外,今年1月份至2月份,我国包括TDI(甲苯二异氰酸酯)、BOPET(双向拉伸聚酯薄膜)、制冷剂、钛白粉等在内的多个化工品类出口保持了强劲的增长势头。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逐步复苏,供给侧持续改革优化,市场普遍预期化工行业有望开启景气上行周期。目前化工板块虽然出现短线拉升,但是板块整体的估值和走势依旧处于历史底部区域,在高位科技股回调趋势下,低位的顺周期品种有望迎来资金的回流,预计下周大概率仍将保持活跃走势。其他涨价题材中,建议投资者可以重点关注存储芯片产品的涨价机会。近期,全球领先的存储芯片制造商闪迪公司正式通知其客户,计划自4月1日起对其全线产品进行价格上调,涨幅预计将突破10%,并透露未来季度还可能继续上调价格。作为存储行业的领头羊,闪迪率先迈出了涨价的步伐,预示着后续或将有更多同行跟进,预计后市存储芯片个股有望迎来轮动机会。
5、市场成交量出现明显缩量,很多个股大跌后继续大跌,应该恐惧还是贪婪?
成交量萎缩说明做空力量有所减弱,但并不能决定趋势的方向和未来。从近期游资爆炒的高标股大幅下挫、阶段性溢价过高或累计涨幅过大标的的持续性做空力量宣泄,明确高景气赛道的行业头部标的,一旦完成阶段性的技术调整,将重回运行良好的上升趋势。然而,我们也需要警惕和远离局部过高溢价的绩差股、或蹭概念股,以防止后期出现“哪来回哪去”的持续大幅杀跌风险。
6、央行日前表示将根据国内外经济金融形势择机降准降息。预计什么时间落地?
央行在3月内四次提及“择机降准降息”,包括货币政策委员会例会、博鳌论坛等场合,释放强烈政策信号。近期市场流动性监测显示,央行已通过公开市场操作维持资金面中性偏宽,为后续政策预留空间。二季度是政策落地的关键窗口期。考虑到国内有效需求不足、实际利率偏高以及外部经贸环境压力,二季度降准降息概率较大。若美联储在6月前后降息前景明朗,中国央行可能选择此时行动,以缓解汇率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