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3月26日,腾讯控股(00700.HK)宣布以5亿港元回购99万股股份,每股回购价格为502-509.5港元。
此次回购是该公司近期大规模股份回购计划的一部分,也是3月24日至26日连续三天回购中的单日最高金额,三日累计回购295.9万股,总金额约5.008亿港元。
其实,早在去年五月,腾讯就通过授权决议,计划回购最多9.42亿股股份(占当时已发行股份的约10%)。但直到今年3月19日,腾讯才进一步宣布计划:
在2025年内回购至少800亿港元股份,此次回购是该战略的初期落地。
不难猜测,腾讯此举是为了应对股权稀释与市场波动。
3月20日,因员工购股权行使和股份奖励计划,腾讯新增发行股份约1829.8万股,导致总股本扩大。此次回购可部分抵消股权稀释的影响,从而稳定股价。
与此同时,近期港股市场波动较大,腾讯股价较2024年高点下跌约15%,回购此举也能提振市场信心。腾讯现金流充裕,2024年财报显示其自由现金流超2000亿港元。这次通过回购减少流通股本,可提高每股收益(EPS),增强股东价值。
3月26日的回购消息公布后,腾讯股价在当天收盘时小幅上涨1.2%,市场对回购行为表现相对积极。
但,尽管回购被视为股东友好的举措,部分投资者质疑腾讯是否应将更多资金投入创新业务(如AI、云服务)而非回购。
回购行为,可以向传递管理层对公司价值的信心,也有助于缓解市场对增长放缓的担忧。若800亿港元计划全额执行,可能推动股价长期回升。但是在游戏业务增速下滑、广告收入承压的背景下,过度依赖回购可能掩盖腾讯核心业务增长乏力的现状。
腾讯此次回购是其在资本分配、市场信心维护与股权管理间的平衡之举。短期看,回购对股价形成支撑;长期则需关注其战略重心是否从“防御性回购”转向“增长性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