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股市周一多收低,纳斯达克指数跌逾24%,大型科技股为主要拖累,投资者对支撑人工智能(AI)技术的需求感到担忧,同时等待市场巨头英伟达(Nvidia)(NVDA-US)财报结果。 标普1指数小幅收低,道琼斯工业指数则几乎持平。
市场情绪仍受美国总统特朗普(Donald Trump)对主要贸易伙伴发动贸易战的担忧影响。 川普表示,针对加拿大和墨西哥的关税措施将在期限结束后如期实施,该期限将于下周届满。
Global X 投资策略主管 Scott Helfstein 表示,「白宫在任期前四周获得投资人支持,但蜜月期可能即将结束。」
市场关注英伟达将于周三公布的财报,特别是对其高价AI芯片的需求状况。 自1月中国DeepSeek推出低成本AI模型震撼业界后,投资者开始质疑企业对AI技术的高额支出。
市场不确定性进一步加剧,因为TD Cowen分析师在上周五晚间发布报告指出,微软(Microsoft)(MSFT-US)已取消在美国租赁大规模数据中心的计划,暗示AI基础设施可能出现供应过剩的风险。
除了关税与通胀疑虑,投资人也对经济成长前景感到忧虑。 上周公布的一系列疲弱经济数据,加上沃尔玛(Walmart)(WMT-US)令人失望的财测,使市场情绪进一步受挫。
周一盘势中,防御性较强的医疗保健类股表现领涨,而科技股则是拖累大盘的主要因素。
经济数据方面,美联储(Fed)最偏好的通胀指标——个人消费支出物价指数(PCE)将于周五公布,市场希望借此评估美联储何时可能开始降息。
利率期货显示,市场预期美联储至少在6月之前都将维持利率不变。
本周市场将迎来关键的企业财报与经济数据,英伟达财报可能成为市场关键,这间与AI高度相关的芯片制造商仍是市值最大的科技股之一。
科技股为何暴跌?
最近科技股的暴跌可能受到多重因素的影响。从目前的市场动态和分析来看,以下是一些可能的原因:
首先,前期涨幅过大可能是主要驱动因素之一。科技股在过去一段时间内经历了显著上涨,尤其是在人工智能、半导体等领域,市场热情推高了估值。然而,当涨幅积累到一定程度后,投资者可能开始获利了结,导致抛售压力增加,触发价格下跌。
其次,市场情绪和外部消息也可能起到降温作用。比如,周末期间如果有政策风向、经济数据或行业相关的消息传出(如监管收紧或盈利预期下调),可能会引发投资者重新评估科技股的价值,进而导致股价回调。
另外,估值分化也是一个潜在原因。科技板块内部并不是铁板一块,一些龙头企业(如苹果、微软)由于基本面稳健,可能相对抗跌;而中小型公司或高估值的新兴科技企业(比如某些AI初创公司),在市场风险偏好下降时更容易受到冲击,出现挤泡沫的现象。
从更宏观的角度看,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也可能波及科技股。例如,如果通胀预期升温或利率政策出现调整信号,投资者可能会减少对高成长性股票的配置,转向更具防御性的资产,这对科技板块整体不利。
不过,尽管短期内出现暴跌,科技股的长期趋势未必就此终结。一些观点认为,这轮调整可能是市场正常的消化过程,后续仍有上涨空间,尤其是在机构资金尚未充分参与的情况下。不过,这需要看具体行业(如AI、芯片)的基本面是否能持续支撑,以及市场信心能否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