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的经济学家们近来着重指出,“滞胀” 这一经济现象正逐步成为各界瞩目的焦点。经深入剖析,他们认为一系列 “不利于经济增长的政策” 宛如层层阴霾,笼罩在美国经济的上空,成为引发滞胀担忧的关键诱因。
驱逐非法移民行动堪称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诸多行业,诸如农业、建筑以及餐饮服务业等,长期以来高度依赖非法移民所提供的廉价劳动力。当驱逐行动大规模展开,这些行业将在短期内面临劳动力严重短缺的困境。以农业为例,大量季节性农作物可能因缺乏足够人手进行采摘而烂在田间,不仅造成农产品的巨大损失,还会导致食品供应链前端受阻,进而影响后续的加工、运输与销售环节,全方位冲击美国经济生产效率与整体活力。
美国政府部门裁员同样是一记重锤。政府部门作为公共领域经济活动的重要参与者,其裁员行为将直接减少在公共项目建设、社会服务提供等方面的投入。大批公职人员失业,不仅意味着这部分人群收入骤减,消费能力大幅下降,而且他们对未来收入预期的悲观情绪还会蔓延至整个社会,导致民众普遍削减消费开支,抑制国内消费市场的繁荣。与此同时,企业鉴于消费市场的萎靡,对未来投资收益的信心受挫,纷纷减少投资计划,进一步阻碍经济的良性循环。
提高关税的威胁更是在国际贸易领域掀起惊涛骇浪。
美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其关税政策的任何风吹草动都会对全球贸易格局产生深远影响。提高关税使得美国国内企业进口原材料、零部件的成本大幅上扬,为维持利润空间,企业不得不提高产品价格,这无疑削弱了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价格竞争力。更为严重的是,这种贸易保护主义行径容易引发其他国家的报复性关税举措,使得全球贸易往来陷入恶性循环,阻碍商品与服务在全球范围内的自由流通,让美国企业难以充分利用全球资源进行高效生产,最终损害美国经济的长期发展根基。
值得一提的是,共和党在众议院仅占据微弱多数这一政治格局,也给美国经济增长带来了不小的挑战。财政刺激政策作为拉动经济增长的有力杠杆,在当前形势下却面临着诸多阻碍。由于党内分歧以及在众议院话语权的相对不足,财政刺激方案在规模上难以达到预期水平,且推出时间不断延迟,这无疑大大削弱了其对经济增长的支撑力度。原本能够通过大规模财政投入来刺激消费、拉动投资、创造就业的良好愿景,在现实政治博弈中变得愈发遥不可及。
在周一发布的一份详尽报告中,由阿迪蒂亚・布哈夫领衔的经济学家团队对美国经济滞胀形势做出了具体研判。从经济增长维度来看,他们预计今年美国经济增长将呈现出明显的放缓态势。不过,综合多方面因素考量,经济增长仍有望维持在趋势水平附近,甚至可能略高于趋势水平,预计增长率徘徊在 2% 左右的较低区间。这一数据表明,尽管经济扩张的步伐有所减缓,但尚未滑入衰退的深渊。
从历史经验来看,当经济增长处于这一区间时,企业的盈利能力面临考验,市场竞争愈发激烈,部分中小企业可能会因难以承受成本压力与市场需求萎缩而陷入经营困境。
在通胀方面,预计通胀率将上升零点几个百分点,其中关税因素扮演着重要的推动角色。随着美国对进口商品加征关税,进口商品价格上升,这不仅直接增加了消费者的生活成本,还通过产业链传导,使得国内相关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例如,进口钢材价格的提高,会导致建筑行业成本上升,进而推动房价上涨。不过,经济学家团队认为,在当前的经济结构与政策调控下,整体通胀率有望控制在 3% 以下。然而,这一预测并非板上钉钉,存在诸多变数。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波动、地缘政治冲突的不确定性以及国内货币政策的调整空间等,都可能打破这一通胀预期。
若经济增长进一步滞后,或者通货膨胀加速超出预期,经济学家团队指出,“共和党人可能会调整政策,减少关税举措、削减开支以及放松移民限制”。
从市场影响角度深入分析,一旦这些政策调整得以实施,市场信心有望得到极大提振。减少关税举措将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升美国产品在国际市场的竞争力,促进出口增长;削减开支有助于缓解政府财政压力,稳定金融市场对美国国债等金融产品的信心;放松移民限制则能为部分行业补充劳动力,恢复生产活力。
基于这样的政策预期,“风险资产应该会继续有良好表现”,因为政策调整所营造的有利环境,将为风险资产的增值提供坚实的支撑,推动股票、新兴产业投资等风险资产市场持续向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