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342.01 -0.24%
|
深证成指 10365.73 -1.40%
|
恒生指数 22849.81 -1.52%
|
纳斯达克 15587.79 -5.82%
|
日经225指数 33780.58 -2.75%
|
陆一夫 站内编辑
3571 文章
5401152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外汇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经济学家称各国央行未来将更谨慎使用QE
2023年10月24日 05:32    
收藏  

在全球主要央行(美国、欧洲、英国、日本等)进行完40年来最激进的一轮货币紧缩之后,西方的学者和经济从业人士正在剖析如何避免生活成本危机以及如何确保此前的通胀不再发生。

经济学家称各国央行未来将更谨慎使用QE

全球市场正在为这些西方主要央行对利率的“更高更远”定价,2023年毫无疑问是动荡的一年,中东的新局势(哈马斯和以色列的冲突)也为全球经济增添了更多风险和不确定性。

当前对西方经济体对货币政策的自我检视主要围绕在三个争论。西方主要央行在实现通胀目标方面可以有多大的灵活性、政策组合中购买资产的有效性以及货币和财政政策的协调。

彭博调查世界各地经济学家,收集对这三个争论的看法他们的结论是:多国央行不会为了急于达到通胀目标而伤及经济,未来将更加谨慎地使用量化宽松(QE)政策,财政政策可能不利货币当局的工作。

1、重新思考目标

只要人们相信CPI通胀价格指数将迈向2%,那些西方发达经济体的央行行长们就有一定的余地来决定他们在实现这一目标时需要多么激进。

追踪全球16家最重要央行的经济学家表示,货币政策制定者将容许会花更多时间才让他们的通胀回到目标,如果这意味着对经济造成的伤害较小。

IMF前首席经济学家Olivier Blanchard长期以来一直主张,提高通胀目标,欧洲央行前副行长Vitor Constancio也拥抱这个想法,但这个观点有争议。

德国央行行长JoachimNagel表示,如果认为既然无法实现既定目标,干脆就改变它,那就大错特错了。

全球趋势显示,当前的通胀规模将比过去更强,一些人认为利率不会回到疫情前的低点,英国央行前行长Mark Carney是其中之一。

2、重新思考量化宽松

如果对2%的通胀目标采取更灵活的方法,2008年金融危机后,世界许多地区的货币政策将会截然不同。自2008年金融危机以来,西方国家央行面对全球通货膨胀放缓的趋势,虽然购入数万亿美元、欧元、日元和英镑的资产,对于提振物价几乎毫无作用,直到各国政府在2020年以后,疫情封锁期间发放现金给消费者。

但后来金融市场遭到扭曲也归咎于此,有些人认为,硅谷银行倒闭等事件是央行在量化宽松下创造了储备以及监管失败的直接后果。

只有40%的受访经济学家预测,全球央行将像以前一样使用QE。四分之一的人预计,他们在实行OE时会更加谨慎,约30%的人认为,QE未来的唯一作用是作为解决金融稳定问题的工具,一小部分人则认为,根本不会再次使用QE。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彭博社:美联储被敦促考虑为基差交易设立对冲基金救助机制
   鲁克        2025/03/27 09:43
中国央行再来货币支持,中国股市大反弹还将延续?
   以太坊信徒        2024/10/20 03:00
去美元化进程加速,金砖国家或在今年创立共同结算货币
   陆一夫        2024/01/22 05:18
刺激消费、理财!中国主要银行从今日起集体下调存款利率
   以太坊信徒        2023/12/22 03:21
继续大放水?美联储推出 "精简版"QE应对银行业危机
   杜牧白        2023/03/15 09: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