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在密歇根州发表百日讲话,再度炮轰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力挺关税政策,并承诺通过新一轮减税计划重塑制造业。尽管他口头否认要罢免鲍威尔,但白宫内部已经评估法律可行性。与此同时,汽车产业的生产与就业正承压,而特朗普的铁杆支持者仍坚信“他会让制造业重回美国”。
特朗普站上密歇根的讲台,面对满场蓝领选民,一边拉票一边开炮。他先否认了外界关于要炒掉美联储主席鲍威尔的传言,但白宫内部却并没松懈。律师们已经悄悄研究,能不能用正当理由罢免鲍威尔?毕竟,这不是简单的争论,而是事关美国利率政策的中枢神经。
特朗普嘴上说不炒,心里却早已有了Plan B,传出消息称,他或将提前任命鲍威尔的影子接班人,让这位新面孔上节目、发言、定调,从内部架空鲍威尔。
尽管关税政策让汽车行业头疼,Stellantis不得不暂停数个工厂的生产线,导致数百人临时下岗,但台下的汽车工人Doug仍然为特朗普站台:
“他不是要害企业,他是要救企业。”
密歇根州这个铁锈地带,曾是民主党的票仓。如今因特朗普的“制造业复兴承诺”而倒戈,也正是他能再度回到白宫的重要原因之一。
“我们给他们一点时间,然后再收拾他们”
这是特朗普现场的原话。他一边宣布将部分汽车零部件关税延后两年,一边警告企业不要拖延迁回美国的计划。看似温和,实则步步紧逼。这些话背后是他推出的新税改草案:在原2017年减税计划基础上新增条款,取消对小费收入、加班工资和社保收入的征税。
“我比鲍威尔懂利率”
他在演讲中大声宣称:
“你不该批评美联储——但我比他懂得多。”
这是他再度拉近选民、制造对立的一贯技法。他知道讲这些话媒体会反弹,市场会担心,但他也清楚,自己真正在打的,是一场长期的制度再造战。正如他的老朋友马斯克正在政府中推进的——削减开支、精简编制、打破旧规。
尽管台上热情高涨,特朗普的支持率却持续下滑。ABC和CNN的民调显示,他的整体支持率已跌至40%以下,创下同期总统任期最低纪录之一。民众最担忧的,是他对通胀和经济的掌控力。尽管他承诺,关税能带来制造业回归,但经济学家们警告,这可能推高消费价格、加重家庭负担,甚至动摇金融市场对美联储独立性的信心。
这场百日秀,既是特朗普的个人表演,也是他执政路线的再确认。他要把经济政策变成政治战斗武器,把美联储变成他政策目标的执行工具,甚至不惜挑战制度红线。但历史已经给过一次警示:1970年代,尼克松也曾强压美联储,最终换来的却是长达数年的滞胀和信任危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