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276 0.26%
|
深证成指 9774.73 -0.85%
|
恒生指数 21056.98 -1.91%
|
纳斯达克 16307.16 -3.07%
|
日经225指数 33920.4 -1.01%
|
股海柠檬精 初级编辑
71 文章
73350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商业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美国是如何得出关税数字的?
2025年04月08日 05:23    本文来自 CNBC
收藏  
举报

上周开始,全球投资者的目光,不再是紧盯某家科技巨头的财报,而是死死盯住了——一张图。

就是那张被特朗普高调公布的关税图谱。这张图列出了一系列国家对美国商品所征收的关税率,紧接着就是美国准备对等征收的反制关税。

但更离奇的,是这张图背后的计算方法。其计算逻辑简单的出乎人意料,用“贸易赤字 ÷ 进口额”即可得出所谓的对美关税率。这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关税对关税,也不是大家想象中的精密计算,而是一张可以用简单公式加excel表格拉出来的简单数字游戏。

比如,美国对中国的贸易赤字为2954亿美元,而从中国进口的商品总额为4389亿美元。将前者除以后者,得到的恰好是67%。于是,美国宣布:中国对美关税为67%,我们将“对等”反制。

同样的算法,也被套在越南等国身上。这不是经济学里常见的关税计算法,却成了特朗普团队标榜的“公平贸易基准”。

背后的逻辑,其实简单粗暴:如果我们对你有贸易赤字,那一定是你对我们不公平;那么我们就征收等比例的关税,直到赤字为零。

Natixis资深经济学家Trinh Nguyen指出:

“这种算法的核心,其实是一种以赤字为衡量‘不对等’的简化逻辑。这对很多发展中亚洲国家而言,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毕竟,让一个收入水平较低的国家突然增加对昂贵美国产品的进口,来抹平贸易赤字,听起来更像一个悖论。

这么奇怪的算法,特朗普政府到底是怎么想的?

答案其实藏在USTR(美国贸易代表办公室)的一段文字里:

“尽管精确量化各国数万项政策的影响极其复杂,但我们可以用一个公式——让双边贸易赤字趋近于零的关税水平,来代理这些影响。”

这句话的关键词是代理。也就是说,这种算法不一定反映真实的关税或非关税壁垒,实则是一种策略模型、策略性武器,用来逼近一个谈判目标。

正如野村证券的全球宏观研究主管Rob Subbaraman所说:

“这套模糊的算法或许为美方谈判预留了更多操作空间,但也可能损害美国在全球贸易体系中的可信度。”

我们可以把这次关税算法事件看作是一场精心设计的政治经济操作:

对内,它是一个简单明了、情绪鼓动型的口号工具:“别人对我们不公平,我们要收回公平!”

对外,它是一个谈判筹码,可以灵活调整、施压的经济武器。

而市场,对此的第一反应是恐慌——因为算法背后,是一整套规则可能被重新定义的信号。

可是,如果这世界的贸易规则,真的可以用一个“赤字除以进口”的公式来定义,那全球化,是不是也就变成了一个带公式的笑话?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百年关税风云:美国贸易政策的钟摆之路
   以太坊信徒        2025/04/16 09:34
245%? 史诗级对华关税来袭
   罗斯巴德        2025/04/16 08:57
稀土、国债与民族情绪:中国还有哪些谈判筹码?
   流动的沙        2025/04/16 07:41
特朗普下令对所有美国关键矿产进口进行关税调查
   大存        2025/04/16 03:42
关税后的数据来了!纽约制造业塌了
   股海柠檬精        2025/04/16 02:23
卡住美国军工命门?中国出手限制稀土出口
   股海柠檬精        2025/04/16 02:20
科技股首当其冲!关税不确定性令市场紧张不安
   币海独步者        2025/04/16 01:20
特朗普的关税会引发大宗商品超级周期吗?
   股海柠檬精        2025/04/15 02: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