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欧盟宣布对中国电动汽车额外加征45%的关税后,中国迅速作出回应,对欧洲进口的白兰地征收高达39%的关税。这场“你来我往”的贸易冲突,引发市场的担忧。
在此之前,欧盟对中国的电动汽车展开了反倾销调查,中国方面则反制,瞄准了欧盟的高端酒类市场,更为值得关注的是,中国还在考虑对欧洲进口的汽油车征收关税,这无疑为未来可能爆发的更大范围贸易冲突埋下了伏笔。
受此影响,宝马、路易威登、轩尼诗等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尤其是法国知名酒企人头马君度,股价一度下跌超过9%。而从长远来看,这场争端可能波及的不仅是高端酒类和汽车市场,整个欧洲制造业和中国制造业的全球供应链都可能受到打击。
尽管双方目前仍在进行对话,试图通过谈判来化解紧张局势,但这种逐步升级的贸易争端正凸显出更大的风险:全球供应链的脆弱性。
随着中国在全球绿色科技领域的地位日益突出,尤其是在电动汽车、太阳能板和风力发电设备等领域的出口竞争力不断提升,欧盟对中国的强硬措施可能会进一步激化矛盾。这不仅会导致双方在经济上的对抗加剧,还可能会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扰乱跨国企业的运营。
中国政府在上个月推出了一系列的经济刺激措施,包括下调利率和注入数千亿美元的流动性,股市表现也令人惊艳,但这些现象不能有效证明国内消费正在强劲反弹。
根据国家统计局的数据,今年国庆节期间,中国旅游市场表现出了一定的回暖迹象,游客总数达到7.65亿人次,旅游收入超过7000亿元人民币,均高于疫情前的水平。但这种假日经济效应仍然难改整个消费市场疲软的态势。
因此,面对今年5%的增长目标,中国政府可能面临严峻的压力,许多分析人士指出,中国目前的经济增长更多依赖出口,而中欧之间的贸易争端无疑会给这一增长模式带来更多挑战。
中国国内的消费结构性问题和外部贸易冲突的叠加,给未来的经济复苏增加了更多的不确定性。同时中欧贸易争端如果继续升级,对全球供应链也会产生破坏。全球化带来的供应链依赖,使得任何一方的经济波动都会迅速传导到其他经济体。
欧盟和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之一,任何单方面的保护主义措施,都可能破坏这种全球化的供应网络,给企业带来更高的生产成本和更大的经营风险。
贸易争端最近一次的官方对话是在中美两国的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吉娜·雷蒙多之间展开的,针对从特朗普时代的一系列关税和半导体政策,王文涛表示向美方表达了“严重关切”。
但欧盟目前还不打算这么做,因为它将在世界贸易组织(WTO)的规则和框架中挑战中国对白兰地的关税政策。欧盟委员会表示:“我们认为中国对白兰地加征关税是没有根据的,我们决心保护欧盟产业免受贸易保护主义的滥用。”但这一观点遭到了中国方面的严正驳斥。
毫无疑问,在全球经济日益复杂化的背景下,如何在保护本国经济利益与维护全球供应链稳定之间取得平衡,将是未来一段时间内全球主要经济体必须面对的关键挑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