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益于国内 5G 网络的大规模建设和疫情迅速被控制,5G 相关产业快速兴起,国内 5G 行业龙头中兴通讯业绩却意外出现了下滑。
近日,中兴通讯发布2020年第三季度报告显示,2020年1~9月,中兴通讯实现营业收入741.3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4%;实现净利润27.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34.3%,其中第三季度净利润8.55亿元,同比下降67.83%。
这样的业绩表现让市场大跌眼镜,财报公布后公司股价应声下跌。实际上,自3月份以来,中兴通讯的市值一路下跌近40%,蒸发1 000亿元。
对于净利润的大跌,中兴通讯方面11月10日在接受采访时表示,2019年有一次性22亿元资产处置收益,导致今年的基值较高,扣除之后净利润其实是同比增长的。同时今年是公司 5G 规模建设的第一年,毛利率较低。
此外,值得关注的是,近期中兴通讯推出了2020年股票期权激励计划,拟向激励对象授予总量约1.63亿份的股票期权,相关股票约占公司已发行股本总额的3.54%。记者注意到,这是中兴通讯第四次发布股权激励计划。
一位证券行业分析师则表示,
从前几次考核的实际情况和本次股权激励条件看,考核指标宽松,且完成业绩承诺中非经常性损益起到了重要作用,这样的股权激励有变相发福利的嫌疑。
11月初,中兴通讯董事长李自学表示,截至目前中兴通讯在全球有55个 5G 商用合同,与全球90多家运营商进行了 5G 合作,截至今年二季度,全球 5G 设备的出货量,中兴通讯排名第二。而据中兴通讯副总裁崔丽预测,在 5G 份额方面,希望未来国内5G的市场份额达到35%以上。
但令人担忧的是,公司净利润出现大幅下滑。对此,中兴通讯方面解释称,主要由于2019年有一笔22亿元的投资收益,以及 5G 规模建设初期,毛利率较低等导致。同时公司也加大了研发方面的投入。
经查阅资料发现,这笔所谓22亿元的投资收益,主要是2019年中兴通讯为扭转业绩亏损,对资产进行重新配置,向万科出让了更多土地运营权,公司借此收回超30亿元的现金,而公司实际的扣非净利润不到1亿元。
同时,对比中兴通讯近十年扣非净利润可以发现,公司的经营及业绩受制裁和巨额罚金等影响,并未真正回到高增长水平。
欠佳的业绩反映在股价上也十分直观。三季报发布当天,中兴通讯 H 股收跌7.13%,在 A 股市场则收跌4.12%。而自今年3月份以来,中兴通讯的市值已跌去近40%。
与股价低迷表现相随的是,今年公司持股股东在持续减持。财报显示,去年年底公司第一大股东中兴新通讯持股达27.2%,而截至三季度末,中兴新通讯持股仅占公司总股本的22.4%,减持近5%;同时公司三季度机构投资者也由36.2%下降至32.4%。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