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342.01 -0.24%
|
深证成指 10365.73 -1.40%
|
恒生指数 22849.81 -1.52%
|
纳斯达克 16550.61 -5.97%
|
日经225指数 33501.02 -3.56%
|
大存 初级编辑
111 文章
102894 阅读
首页  >  要闻 >  股市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南向资金首季净流入超4200亿港元,科技股不再是心头爱
2025年03月27日 02:40    
收藏  

截至2025年3月26日,南向资金一季度累计净流入4233.54亿港元,远超2024年全年的一半(8078亿港元),并突破历史累计流入的4万亿港元大关。
3月26日,南向资金单日净买入约70亿港元,延续了年初以来的强劲流入趋势。  
此前,1-2月时科技股曾是南向资金的主要流入方向。但3月以来,南向资金转向非必需性消费,净流入444.65亿港元。与此同时,国际中介机构资金净流入最多的行业也是非必需性消费,合118.77亿港元。
自2025年春节起,DeepSeek引爆AI概念,这重新点燃市场对港股科技股的信心,高盛、德意志银行等机构发布报告强调中国市场的长期潜力,成为资金抢筹的催化剂。  
正巧,港股的科技、互联网等板块因前期外资抛售导致估值偏低,于是吸引了南向资金抄底。2025年1月,外资净流出科技股755亿港元时,南向资金逆势买入602亿港元,随后2月内外资合力推动科技股反弹。  
科技股短期涨幅过高,其快速上涨依赖资金推动,缺乏基本面实质改善,可能引发回调压力。现阶段资金转向消费、金融等估值更具吸引力的板块,这也反映市场对估值安全边际的重视。  
·非必需性消费为什么火了?
近年来,我国的新能源汽车政策、以旧换新试点等大幅提振了消费板块,又叠加全球经济复苏预期,从而让资金从防御性行业转向成长性领域。与此同时,旅游、零售等非必需性消费成为新热点,与国内消费复苏政策形成共振。 
港股通手续费较高抑制散户高频交易,但机构投资者更青睐港股的估值优势,这推动了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
·定价权争夺战? 
现阶段,南向资金在港股成交份额升至11%,外资仍占40%以上,但南向资金的持续流入正逐步改变市场博弈格局,尤其在增量资金主导的行业中。财联社发文称:

南向资金更多扮演增量推动的角色,外资方面则更多以存量资金的轮动为主。


若中国经济数据改善、外资长期资金入场,港股或迎来更可持续的上涨;反之,过度依赖南向资金可能加剧市场波动。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川普加征委内瑞拉石油关税影响中国供应链,港股承压全线下跌
   陆一夫        2025/03/25 05:57
港股IPO认购及融资最高仅允许10倍杠杆,百倍打新成历史!
   大存        2025/03/25 00:01
蜜雪冰城股票暴涨,“抽象”的背后是难以复制的成功
   大存        2025/03/12 00:42
破纪录!内地投资者为何如此看好港股?
   大存        2025/03/11 02: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