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通常用国内生产总值GDP来衡量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和增长。
我们看一下GDP的定义,又称国内生产总额,在描述地区性生产时称地区生产总值,是一定时期内(一个季度或一年)一个区域的经济活动中所生产出之全部最终成果(产品和劳务)的市场价值(market value)。国内生产总值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在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状况和发展水平亦有相当重要性。
听起来似乎很科学,但实际上,是苹果加橙子的统计的大杂烩。今天,我们就来拆解一下GDP 这个大怪物。
全球最大的经济体是美国GDP第一,中国排第二。但,这是以美元计价的,我们知道这些年美元兑人民币从6.2升到了7.3,因为汇率的大幅变动,如果中国按照人民币计算GDP年增长幅度比按照美元计算要高。本来,我们看GDP升和降,是为了看人们的经济活动多少,消费,就业,税收,薪资等等增长的情况,但是,因为汇率的问题,增长幅度如果参照汇率,就变味了。
其实,中国和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在计算GDP的统计口径有很大差异。比如,在美国,采掘业被归类为农业,而在中国,它却是工业。
美国在GDP统计中,计入了大量的黑市经济和非正式经济,和一些灾害救援,以及对环境有害的经济活动。
比如,这些天的加州火灾,显然经济损失重大,但是,救援服务和重建的活动,却算入经济活动。
在美国,你自己住自己买的房子也得算租金,而在中国,这种“虚拟租金”就不算了,私下租房更是被忽略。
最奇葩的,中国和美国的统计方式不同的,美国倾向于「多算」,而中国则是尽量的「少算」。美国主要采用“支出法”(花出去的钱)来核算GDP,即整个社会购买最终产品的总支出,包括个人消费、个人国内投资、政府购买和净出口等四大类统计项目,再减去产品和劳务进口的差额来计算GDP总量。
中国主要采用“生产法”,生产法,忽视对非生产性部门,比如教育、医疗、文化等服务业,包括金融业对于经济的辅助贡献。所以,算起来就比较小。比如科研中国算支出,美国算投资。
以医疗服务为例。中国医疗是国有体制,强调低费用、广保障,GDP中医疗占比小 (医疗总费用占GDP 的比重为5-7%)。
而美国以私立医院、保险公司和大型制药企业构成的商业医疗服务体系,则使美国的医疗价格长期居高不下。药价虚高,在中国是要被打击的,现在改成集采就是为了降低药价,而在美国是常态。
美国的这种医疗体系则推高了GDP比例,联邦财政开支的40-50%都用在社会医疗保障。美国的医疗费用占GDP比重在2018年已经超过了17%。如果,按购买力评价法计算,美国的人均医疗费用是中国13倍。
我们知道,印度这些年的GDP增幅迅猛,有一个原因是在10年他们把GDP核算方式从生产法改成了支出法,很多灰色收入都加入了核算范围。
中国的生产法GDP统计方式,强调生产,美国支出法统计方式,关注消费。
生产法问题在于,有的企业为了骗补贴,生产了很多不需要的东西,一些国企建设了很多没有用面子工程,这些增加了GDP,但是对老百姓的生活没有什么改善。
根据IMF的2023年的统计,中国的生产性GDP大约是美国的三倍! 如果按照世界银行的统计的数据,中国的2022年购买力平价的PPP GDP是美国的125%。
中国每年的乘用车注册总量是排名第二的印度的六倍,其次才是日本、美国等。看电力使用情况, 美国使用量大约是中国的二分之一。
就航运来说,中国的港口占据了全球前十中的七个位置。2023年,中国的旅客进行了6.2亿次航班,比美国的8.19亿次少25%,但中国旅客还进行了30亿次高速铁路旅行(以及6.85亿次传统铁路旅行),远高于美国的国家铁路的2800万次旅行。
显然,上述的几个指标,反映了一个经济体的规模和发展,但是却没有体现在GDP数字上。GDP作为衡量经济体的指标,如果我们不怀疑统计本身的问题,结果就像,我们会拿着有问题的温度计去测量气温,而且只相信上面的数字,而不相信自己的冷热感受。
事实上,GDP作为衡量经济的指标,没有完全考虑到许多统计不到的经济活动,没有市场价格的活动,政府价格管控了的经济活动。很多有效的经济活动没有计入GDP,也有无效的经济活动却计入了GDP。这样统计很没有意义,并不存在所谓「国家」这个抽象概念为主体的产出,真相是统计人员试图以瞎子摸象的方式,进行错误的加总而已。在市场经济中,财富是由个体独立生产并属于他们的。奥派经济学家路德维希·冯·米塞斯(Ludwig von Mises)认为,确立国民产出或所谓的GDP的价值的想法是牵强的。
因为GDP是以金额方式的呈现,更相关的应该是货币供应量的变化。钱从银行贷出来,花出去,每一次在银行体系的流转,都代表着可能发生了经济活动,但不是必然的。货币供应量越多,经济活动被统计的到GDP的数值可能越大。两者应该是镜像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