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古老的占星术中,兔年应该带来成功与和平。
那么,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的前景如何?中国经济会超预期“起飞”吗?最有可能受益于中国的重新开放是什么行业?对中国ESG可持续投资有怎样的展望?在A股市场有较大机会迎来转折之际,哪些行业板块会有更好的投资机遇?
DWS:中国经济将起飞,看好消费行业
资产管理公司DWS亚太区投资总监Sean Taylor预计从1月22日开始的农历新年,对中国股市来说应该是一个好年。
Taylor表示:
“中国经济和企业盈利增长的前景比2022年明显好转,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首次迎来一波春节旅游高峰,中国经济重启,我不认为这种向好的情况会再次逆转。”
Taylor预计从2023年第二季度甚至会更早开始,经济数据会向好,2023年政府优先考虑经济增长,预计将通过刺激措施支持经济。
“尤其是消费回升和服务业的复苏将推动增长。”例如,消费券将在5月前发放。中国政府也在推动投资,重点是扩大基础设施,推动低碳经济发展,并有望增加对太阳能和风能的投资。此外,中国正在努力将其城镇化的比率从目前的63%提高到80%,因此城市化仍然是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之一。他预计,2023年中国经济增长将回升至5%。
Sean Taylor看好中国的消费行业,因其最有可能受益于中国经济重启。
此外,疫情危机前已经存在的挑战仍待解决,包括提升共同富裕水平、加强自给自足、提振房地产行业以及地缘政治风险等。
瑞银:看好中国医疗行业的两大主题——创新和复苏
在“第二十三届瑞银大中华研讨会之媒体分享会”上,瑞银证券研究部医疗行业分析师陈晨分享了她对中国医疗行业发展的观点。
陈晨表示,瑞银医药团队对2023年的行业前景保持乐观态度,主要原因在于:医药行业在政策层面已经比较明晰,可以预测未来不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公司基本面在2022年至2023年初都有不小改观;A股和港股的上市公司估值都非常具有吸引力,以A股为例,目前申万医药生物指数相对沪深300的估值溢价率在100%左右的水平,而历史十年的平均值是214%。陈晨看好两大主题(创新和复苏)以及五个子行业。在创新主题下看好生物科技(Biotech)、CRO(医药研发外包)、医疗器械,复苏主题下则比较看好线上线下药房和医疗服务。
生物科技方面,陈晨表示,从国家的政策导向以及终端市场方面看,创新药开始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她预计创新药的获批数量今年会继续呈现增长态势。随着新获批上市的创新药可以快速纳入医保,其渗透率也将得到提升。“商业化和国际化是驱动力。”
陈晨对大型制药企业的推荐逻辑主要有两个,一是优先推荐大部分药品已经进集采的企业,二是比较喜欢在产品管线里拥有竞争格局特别好的创新药的企业。
CRO也是陈晨特别看好的行业,中国CRO行业的增长动能能够持续,原因在于全球和中国制药行业研发投入的增长都处于增长态势,中国CRO企业有望继续扩大全球市占率。她表示,中国企业比海外同行的扩张更积极,不仅资本支出比海外同行更加激进,行业人员数量的CAGR(复合年均增长率)在2017年至2021年期间内达到34%,高出海外同行不及10%的水平。此外,得益于劳动力以及原材料的成本优势,中国CRO公司的毛利率和净利率高于全球同行。
医疗器械行业方面,陈晨认为该行业短期受益于抗原检测和血氧仪等家用医疗器械需求的增长,而集采是现在市场的关注点,长期逻辑则看好创新。对于医药零售行业,陈晨认为受疫情所驱动,其在去年12月至今年一季度会有超预期的业绩表现。她称,中国药房的市场规模从2017年至2021年是快速增长的趋势,未来,门店的不断扩张以及处方药从医院外流到药店将成为另外的增长驱动因素。她预计,线下药房在下半年将迎来机会。
陈晨同时表示:“经济重启将推动医院床位扩张,从而为医疗服务行业带来业绩的提升,她首推肿瘤医院,因为这是刚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