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291.43 0.45%
|
深证成指 9905.53 1.27%
|
恒生指数 21395.14 1.61%
|
纳斯达克 15870.9 -2.55%
|
日经225指数 34279.92 -1.30%
|
罗斯巴德 总管理员
1746 文章
2967412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综述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245%? 史诗级对华关税来袭
2025年04月16日 08:57    
收藏  
举报

当地时间周三 (4 月 15 日),美国白宫在其官网最新发布声明称,对中国的关税加到 245%。消息一出,全球哗然,中美贸易关系再度被推至风口浪尖,世界经济的走向也因此蒙上了更浓重的阴影。这一堪称 “史诗级” 的关税举措,究竟从何而来,又将对中美乃至全球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

自 2017 年特朗普首次就任美国总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的大棒便不断挥舞。特朗普以减少美国贸易逆差、重振美国制造业为旗号,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多个贸易伙伴发起关税战。2018 年,特朗普政府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关税,拉开了中美贸易战的大幕。2025 年特朗普再次上台后,更是变本加厉,一系列关税政策接连出台。先是在 “解放日” 宣布对所有国家征收 10% 的关税,随后又针对中国的所谓 “报复行动”,将对华关税大幅提升。此次宣称的 245% 关税,看似突如其来,实则是特朗普长期以来贸易保护主义政策的极端延续。

从特朗普的贸易战略角度来看,他试图通过高关税迫使中国在贸易政策上做出改变,如减少出口补贴、进一步开放市场、调整汇率等。同时,期望以此推动美国产业回流,实现 “美国制造” 的再次辉煌。但从实际效果来看,此前的关税措施并未达到预期目标。美国的贸易逆差依然高企,制造业回流也困难重重,美国企业和消费者反而承受了巨大的成本压力。在此背景下,特朗普继续加码关税,似乎更像是一种 “病急乱投医” 的无奈之举。

从地缘政治层面分析,美国将中国视为其在全球战略布局中的主要竞争对手。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地位日益重要,在一些关键材料如稀土、镓等领域拥有优势,这让美国深感不安。美国企图通过关税手段,削弱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主导地位,阻断中国通过转口贸易等方式维持出口的路径,以实现其地缘政治利益。但这种做法忽视了全球供应链的高度复杂性和相互依存性,最终可能导致全球供应链的紊乱,对美国自身经济也将造成严重冲击。

美国国内政治因素同样不可忽视。特朗普的关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迎合了美国国内部分保护主义势力的诉求,特别是在传统制造业集中的 “铁锈带” 地区,一些选民期望通过关税政策获得更多就业机会。然而,经济学家普遍认为,关税并非解决就业问题的有效手段,反而会因抬高物价、扰乱经济秩序,损害美国消费者的利益。但特朗普为了争取这部分选民的支持,选择继续推行激进的关税政策。

如此高的关税,对美国自身经济的负面影响首当其冲。消费者成本将大幅上升,玩具、电子产品等中国商品在美国市场上的价格预计将显著上涨。税基基金会估算,2025 年每户美国家庭将因关税增加约 1300 美元支出。这无疑将加重美国民众的生活负担,抑制消费需求,进而影响美国经济的增长动力。高关税还可能引发通胀加剧,打乱现有的供应链体系。摩根大通估算,全球经济 2025 年底陷入衰退的概率达 60%。牛津经济研究院指出,特朗普第一任期的关税已导致美国损失 24.5 万个就业岗位。美国试图通过关税实现产业回流,但美国自身供应链基础设施不足、劳动力成本高昂等问题,使得短期内取代中国在全球供应链中的地位几乎不可能。过去十年间,众多美国企业尝试将产业迁出中国,结果大多以失败告终。

对于中国而言,出口压力无疑会增大。中国对美出口占 GDP 约 3%,涉及大量就业岗位。245% 的关税可能导致中国对美出口骤减,沿海地区大量中小型工厂面临倒闭风险。早在 2018 - 2020 年关税战期间,中国就已有超 5000 家工厂倒闭或外迁。为规避关税,部分中国企业可能会加速向东南亚等地转移,但这些地区在原材料供应等方面对中国仍有较大依赖,难以完全承接中国完整的供应链体系。中国也在积极寻求内需提振和市场多元化的策略,开拓东南亚、非洲等新兴市场。但短期内,美国市场的损失仍难以弥补。

在全球范围内,中美互征高关税对全球供应链稳定构成严重威胁。亚洲和欧洲股市已受到明显波及,金价创历史新高,反映出市场对贸易战升级的极度担忧。全球贸易格局可能进一步碎片化,越南等原本受益于中美贸易转口的国家,也可能因美国对转口贸易的限制而加强对华商品监管。

面对美国的这一极端举措,中国展现出了相对克制的应对策略。中国已将对美关税提高至 125%,但明确表示不会盲目跟随美国进一步加征关税,强调更高关税 “无经济意义”。这一表态体现了中国避免陷入无休止关税竞赛的理性态度。中国可能采取 “以静制动” 的策略,利用美国进口商的库存缓冲关税影响,同时通过人民币适度贬值等手段,在一定程度上抵消成本上升压力。

从长期来看,中国正在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减少对传统重商主义模式的依赖。通过推动人民币升值,促进产业升级,摆脱低价出口的老路。中国庞大的国内市场也为经济转型提供了坚实基础,过去十年工资上涨 150%,为消费驱动型经济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不断发力,如 DeepSeek 等企业的崛起,彰显了中国在有限资源环境下的创新潜力。未来,中国还需进一步赋予私营部门更多自主权,激发市场活力。

特朗普政府 245% 的关税政策看似强硬无比,实则蕴含着诸多局限。高关税不仅未能有效迫使中国妥协,反而使美国消费者成为最大受害者,美国国内经济也面临巨大风险。特朗普豁免手机、电脑等商品的关税,恰恰暴露了其政策在国内经济现实面前的无奈与妥协。关税战若持续升级,可能导致中美贸易 “硬脱钩”,但全球供应链的紧密联系使得完全隔离中美经济几乎不可能。美国众多企业,如苹果、英伟达等,仍高度依赖中国制造,短期内根本无法实现供应链的完全转移。

相比之下,中国在这场贸易博弈中具有独特的战略优势。中国强调稳定,选择 “持久战” 策略。中国对稀土等关键资源的掌控,使其在未来谈判中拥有重要筹码。中国积极与欧盟、东南亚国家加强合作,努力构建广泛的贸易伙伴关系,以对冲美国的压力。中国首脑近期访问东南亚,便是巩固区域盟友关系、拓展国际合作空间的重要举措。

从全球视角审视,关税战没有赢家。中美贸易萎缩将拖累全球经济增长,推高全球通胀水平。各国可能加速 “去全球化” 进程,构建区域化供应链,但这一过程需要多年时间和巨大成本,将对全球经济秩序产生深远影响。从长远来看,关税战或许会成为中国经济转型的催化剂,促使中国加快减少对出口的依赖,实现技术自立。一旦中国成功转向内需和技术驱动的发展模式,全球经济格局有望迎来重塑。

美国对华关税升至 245%,是特朗普保护主义政策的极端体现,其实际效果充满疑问。高关税短期内可能给中国带来压力,但同时也严重损害了美国消费者利益,难以实现美国产业回流的目标。中国展现出了高度的战略耐心,积极通过多元化市场、调整供应链、推动政策转型等方式应对挑战。贸易战升级凸显了中美在经济与地缘政治上的深刻对立,但也为中国经济现代化提供了契机。未来,中美双方能否回归理性谈判,以对话代替对抗,将成为决定全球经济走向的关键因素。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特朗普希望降低鸡蛋价格,却对进口鸡蛋加征关税
   鲁克        2025/04/21 03:53
特朗普关税大棒搅乱企业 “逃离中国” 计划
   陆一夫        2025/04/20 01:11
扒扒敦煌网最近火爆的原因?
   罗斯巴德        2025/04/19 06:16
美中“脱钩”将是一场混乱的离别
   币海独步者        2025/04/19 05:17
稀土、国债与民族情绪:中国还有哪些谈判筹码?
   流动的沙        2025/04/16 07:41
特朗普没有疯 他的理论依据在这里
   罗斯巴德        2025/04/11 10:21
特朗普关税!中日韩将共同应对贸易挑战?
   币海独步者        2025/04/01 05:34
中国反制特朗普贸易大战的武器:供应链之斧
   流动的沙        2024/12/02 08:44
供应链脱钩:中国全球出口地位真的动摇了吗?
   币海独步者        2024/08/30 0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