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276.73 -0.11%
|
深证成指 9781.65 0.23%
|
恒生指数 21395.14 1.61%
|
纳斯达克 16286.45 -0.13%
|
日经225指数 34730.28 1.03%
|
流动的沙 站内编辑
6167 文章
9597277 阅读
首页  >  要闻 >  综述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稀土、国债与民族情绪:中国还有哪些谈判筹码?
2025年04月16日 07:41    
收藏  
举报

中美之间正陷入一场愈演愈烈的贸易对峙,全球经济在焦虑与不安中缓步前行。特朗普政府持续以关税手段施压,意图逼迫北京低头寻求协议。然而,在这场贸易战中,中国不仅展现出强大的抗压能力,还掌握着一系列关键筹码,使其在谈判桌上并非处于劣势。

数据显示,中国去年对美贸易顺差3610亿美元,约占其出口总量的10%。表面上看,美国对中国产品加征高达145%的关税,似乎会给中国造成巨大打击。

然而,国际经济学家指出,这种看法忽略了一个关键事实:中国在全球范围内替代美国进口相对容易,而美国想要摆脱对中国产品的依赖则要困难得多。

美国对华出口主要集中在附加值较低,且非全球核心产业链的农业产品领域;而从中国进口的则是电子设备、机械以及一些经过加工的矿物——这些正是美国难以迅速替代的关键产业链部分。这意味这,但从风险承担的角度来看,美国的依赖程度更高。

就像目前中国正在大量采购巴西大豆;而美国要在短期内找到中国电子和机械装备的替代来源则非常困难。

当然,中国经济同样会因贸易战而受到波及,它在在高端技术领域如航空器零部件、医药和半导体等方面受限,但其经济结构的灵活性为其提供了缓冲空间。

根据高盛的分析师估计,中国可能有有1000万至2000万的工作岗位受到贸易战的影响。但他们也指出,这种冲击尚不足以撼动整个中国经济的根基。

事实上,中国从2018年开始,已经加速降低对美国市场的依赖。据美国政府数据,中国在美进口总量中的占比已从2016年的21%下降至去年的13.4%。与此同时,中国的制造业也快速向越南和柬埔寨等东南亚国家转移,以规避关税影响。

2025年3月,中国对越南的出口同比增长了17%。而本周中国和越南共同签署的45份贸易协议将推高今年双边贸易金额超3000亿美元。

不过,由于越南对美的贸易顺差高达1240亿美元,特朗普府已威胁要对其征收46%的“对等”关税,目前已被暂缓90天,这似乎是为中美提供了一个短暂的“喘息时间”,在这90天内双方或许能寻找新的解决方案。

除了贸易,中国还掌握一项重大筹码——美国国债。中国是美国政府债务的重要持有国,理论上可通过抛售债券降低对美元资产的敞口,从而打击美元信心并拖累美债价值。

CreditSights 亚洲信贷策略主管曾泽琳表示,中国即使不会大规模抛售美债,也会在长期战略上不断将外汇储备多元化,减少对美元的依赖。

更值得警惕的是稀土资源领域。中国掌控全球超过三分之二的稀土产量及超过九成的加工能力,这些资源广泛应用于电动车电池、喷气发动机等现代制造业中。

特朗普在首轮“对等”关税中排除了关键矿物,已表明美方对此类资源依赖之深。而中国近期进一步对包括镝、铽在内的七种稀土实施出口管制,强化了在这一领域的谈判筹码。

在体制对比上,中国的集权制度使其在应对经济波动时更具决策效率。与之相比,美国白宫因市场波动、物价上涨而面临更大的民意与选举压力。中国在经济刺激和市场调控方面拥有更多手段,其对社会稳定的重视也促使其在政策上更为果断。而且通过催动国家与民族认同来有效调控社会与经济矛盾。

但美国人就没法做到,从市场反应来看,美国受到的压力会更大。通胀一旦引发物价飞涨,供应短缺和失业人数激增都可能会让共和党在2026年的中期选举输得一败涂地。美国人对政治决策和经济现状缺乏耐心,在每盒10美元的鸡蛋面前,美国人对“MAGA”的信仰已经开始动摇。

虽然目前中国南方的制造业省份和外贸商人已感受到贸易战带来的冲击,但普遍舆论仍坚定支持政府立场。哪怕是那些受关税影响的工厂老板,也没有去责怪北京。中国国内正弥漫着一种“抗争到底”的氛围,民族自豪感成了抗压的主旋律。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贸易战助力,淘宝等中国应用在美国人气飙升
   币海独步者        2025/04/18 06:20
特朗普和鲍威尔的碰撞,已逼近宪政与金融制度的底线
   陆一夫        2025/04/18 05:57
245%? 史诗级对华关税来袭
   罗斯巴德        2025/04/16 08:57
彭博社:关税可能正在削弱中国的就业和经济增长
   以太坊信徒        2025/04/15 06:44
桥水:不要错误地认为现在发生的事情主要与关税有关
   陆一夫        2025/04/08 06:08
阿里巴巴:人工智能出现泡沫苗头?
   大存        2025/03/26 0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