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专注于图形处理单元(GPU)和生成式人工智能(AI)的英伟达不同,博通聚焦于一种被称为“XPU”的新型计算架构。这种架构可以为未来的 AI 运算提供一个强大的内部连接网络。博通希望能打造更低成本、更高效率的解决方案。这一策略为博通提供了与英伟达竞争的资本。
开放与专有:理念之争
博通以开放模式为核心,这与英伟达的专有技术形成鲜明对比。例如,在数据中心网络连接方面,英伟达通过收购 Mellanox 巩固了其 Infiniband 专有网络技术。而博通则提出了开放以太网(Ultra Ethernet Consortium)的标准,旨在通过开放生态系统吸引更多的工程师和企业参与,推动创新。
这种开放策略不仅体现在硬件,还延伸至软件领域。博通通过收购 VMware 等成熟的软件公司,结合其长期技术研发战略,为客户提供持续的价值支持。尽管这种模式被部分批评为过于保守,但博通认为,专注于耐用市场比追逐短期趋势更具商业可持续性。
不同的市场切入点
与英伟达大举投资生成式 AI 和 GPU 市场不同,博通更加专注于稳健的市场领域。其策略是针对拥有庞大安装基础的成熟市场,通过研发投入建立技术领先优势。例如,博通的26个业务单元中,每一个都在其领域内占据重要地位,这些领域涵盖了 AI 的基础架构组件如高速交换芯片和连接芯片。
英伟达则凭借其在图形和游戏领域的技术积累,无缝转向生成式 AI 工作负载。而博通的路径更加迂回,却同样有效。博通的 AI 工作负载优化芯片以高效率、低功耗著称,不仅服务于训练 AI 模型,还支持推理过程。这使其产品成为许多 AI 应用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财务表现的背后逻辑
博通的财务策略也展现了其与英伟达的不同。博通通过稳健的现金流和研发投资实现长期增长,而非依赖“爆发式”市场。尽管英伟达的市值受益于生成式 AI 的热潮,而博通并未直接涉足 GPU 市场,但凭借其连接技术的核心地位,它仍然能分享 AI 基础设施建设的红利。目前,全球99%的通信流量都依赖于博通的芯片,这一事实凸显了其市场地位的稳固性。
长远的 AI 蓝图
从长远来看,博通的核心战略是支持一个以连接为中心的 AI 世界。通过开放、可扩展和节能的技术愿景,它为未来奠定了基础。尽管在 GPU 市场博通与英伟达处于不同的赛道,但在 AI 基础设施领域,二者已经形成了某种意义上的“双寡头”。
总之,博通的成功不仅源于技术能力,还得益于其独特的商业视角:它不追求短期的风口,而是以扎实的技术和市场积累构建了一个支持 AI 发展的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