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初,中国工信部印发《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推广应用指导目录(2024年版)》(以下简称《指导目录》)。在电子专用装备目录中,集成电路生产装备包括氟化氩GKJ,光源193纳米,分辨率≤65nm,套刻≤8nm。
这意味着什么?
中国官宣的最先进光刻机技术达到,分辨率≤65nm、套刻≤8nm光刻机,理论上可以量产28nm级别的芯片,在中低端芯片实现完全自主可控。
实现28nm级别的芯片自主量产,意味着中国制造除手机外的大部分民用芯片已经足够了。
这次突破让中国实现了从0到1的跨越,光刻机作为半导体制造的核心设备,其技术水平直接影响到芯片的性能和成本。随着相关技术上的不断突破,我国将在芯片生产上实现更多自主权,同时也为其在多个工业领域的应用提供了坚实基础。
与国外差距还有多大?
当然,这次官宣的新款国产氟化氩光刻机属于中端技术水平,跟荷兰阿斯麦的高端光刻机差距还很大,至少要差两代产品,这个要承认的。
有些外行人一看到“套刻≤8nm”就认为这是8nm光刻机,也是令人啼笑皆非。
套刻(overlay )8纳米,指的是在半导体制造过程中,使用光刻机进行多层图案化时,各层之间对准精度的指标。
就是说在制造过程中,需要在硅片的不同层上形成图案时,新一层的图案相对于前一层图案的位置偏差(即套刻误差)不超过8纳米。
分析指出,芯片制造中,套刻精度与量产工艺之间确实存在一定的关系。
一般认为,套刻精度与量产工艺节点之间大约有1:3的关系。即如果套刻精度达到了8纳米,则理论上该光刻机可以支持制造24纳米左右的芯片,意味着28纳米芯片实现了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