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周末在朋友圈立了一个Flag, 周一买新东方的股票。一忙給忘了,周四一看,新东方在线的股票已经从周一的9块港币,升到了28港币。扼腕一回。
有人说,这是资本又要来收割韭菜了,典型的爆拉暴跌游戏。但若我是“资本”,恐怕会选择政策前景更明朗一些的行业。教培行业已经凉凉,规模已经不在,包括新东方在内都在艰难转型。直播行业,头部主播连连暴雷,监管政策不明。这个投资,即使是短期,恐怕风险也很大。
我更愿意相信,是步入中年的曾经的文艺青年,从俞老师想起了自己攻读托福GRE的青葱岁月,从撞脸兵马俑的小董老师身上看到了世道艰难中努力转身的自己。我更愿意相信,是这么一点感动,让键盘上的手点了购买键。
我更愿意相信,今天新东方港股飙升72%,是因为小董老师哭了。他不知所措的摆弄着桌面的产品,说他舍不得解散以前和小伙伴的微信群,尽管已经没有人说话。他希望”等新东方好的时候,能把他们接回来”。瞬间,我泪目了,新东方是目前在疫情反复中挣扎的各行各业的缩影,像有人在直播间里的留言一样,这样的真情流露“是共情的天花板”。
(小董老师提起过去的小伙伴,哭了!)
东方甄选的崛起,可能得益于头部两位主播的陨落和罗永浩的退场,明星和千篇一律的产品,已经勾不起大家的兴趣。新东方的双语直播和文青气质,赚足了空窗效应和观众的同理之心。
(小董老师实力带货百科全书:痛苦和焦虑都来自于生命的有限,人这一辈子能牵着孩子手看世界的时间也就十来年,一眨眼就白白浪费了。)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因素是如东方甄选负责人孙东旭所说,“如果你能好,那一定是有人希望你好”。
对于新东方和俞敏洪,不管过去给人的观感如何,行业巨震之后的退场,在同行衬托之下,确实是“体面”的。
在行业一些公司仓皇退场欠费跑路的情况下,新东方做到了善待学生和员工。全额退还了学生的各种费用,按照法规足额赔偿了不得不辞退的员工。
此外,新东方把退租教学点的课桌椅捐献给了全国乡村学校。8万套课桌椅,折算成市场价差不多有5000万。
这些行为当时为俞敏洪和新东方赢得了广泛赞誉,也成了他们转型直播带货能够得到民意支持的舆论基础。
东方甄选火了之后,很多人也想到当初经济日报的一篇文章。
这篇《新东方不应照搬李佳琦》的评论,当时就引起巨大争议。
文章以高高在上的姿态,对新东方转型直播带货提出批评,称“作为校外教育培训行业的龙头企业之一,新东方转型具有风向标意义。如果只是从一个挣快钱的行业跳到另一个挣快钱的行业,恐怕不是最佳示范。”
如果用鸡汤成功学的视角,东方甄选的这次扬眉吐气,也可说是对当初官媒言论的实力打脸。他们用半年时间,证明只要全心投入,是可以把不可能变成可能的。
只不过,现实不是童话。经济日报那篇文章提到的一些问题,比如带货农产品的各种困难,比如难标准化、利润率低等,新东方并没有完全克服。
观察东方甄选这半年走过的路,就能发现他们其实也意识到了带货农产品的问题,带货商品早就超出农产品的范畴,加入了图书、护肤品、零食、酒类、厨房餐具、洗护用品等。
而双语直播制造话题度、吸引人气是成功的,但对于长期销售能有多大帮助,甚至是否可能引发新的监管风险,还是有很大的不确定性。
不久前的新东方管理干部会议上,俞敏洪还曾明确表示,“在努力开源的同时,迅速节流,否则撑不了多久,新东方可能就完蛋了。”这显然不会是危言耸听。
其实,用双语直播这样做教育的方式做直播,能达到的天花板是注定的。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才是最符合市场精神、最有效率的分工,非要让最厉害的老师做直播带货,无论数据怎么一再破纪录,都会是一种巨大浪费。
什么时候,让董宇辉这样的名师,在教育行业也创造巨大价值,才是最值得期待的。可这已经不取决于俞敏洪和新东方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