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鲁克有约 >  抗通胀鲍威尔遇到挑战,美债要崩耶伦急着访华
抗通胀鲍威尔遇到挑战,美债要崩耶伦急着访华
 鲁克    
2023年02月27日 13:53
  收藏
   

去年10月,我写了一篇文章,「鲍威尔暴力加息抗通胀,拜登财政刺激拖后腿」大致分析了通胀的来源以及美国通胀为何很难降下来,其实根本的原因是美国政府的巨额的举债开支。

美联储常用的收紧货币供应的方式,就是通过加息和缩表来抽走流动性。流动性少了,资本市场各类资产就会重新定价,它们的估值也降低了,如黄金,债券,股票,加密货币,房价。当然,股市最是竿见影的。股市是炒预期的,是听风就是雨。

美联储收紧货币供应量对实体经济的伤害相对来说是滞后的,首先,加息让美元更贵了,同样的钱放到银行定期就有高利息,或者投新债券就有高回报,对比,投企业则相当于风险收益率低了?

而这直接影响了企业融资。企业的投融资的成本高了,企业不敢扩张经营,为了节省成本,转而裁员或降薪,减少原材料的购买,减少能源消耗,不再扩大再生产。当然,面临美联储鲍威尔不断加息和缩表,企业家也会预期到未来市场需求也会小,行业更加内卷,竞争更加激烈,因为消费者手里的钱少了,他们的消费会减少 。消费少了,你产品卖不出去,库存增加,利润减少。

美国经过了将近一年的缩表和加息,一些CPI的数据,显示通胀增加的速度变缓了。但是,几个关键的通胀并没有彻底降温,比如劳工的工资以及房租等等。

这是什么情况呢?我认为劳工方面,主要是服务业的工资降不下来,在资本宽裕的疫情期间。做IT和媒体的人基本上在家办公,而服务行业基本上歇菜了。他们的员工,大多数换工作或转岗,或直接退休了,以前很多服务业是来自于移民,由于特朗普的移民政策收紧,加上疫情期间封国门,移民来的劳务基本上停了。非法移民那时候也不来了,因为疫情,来了也赚不钱。服务业,制造业等底层劳工少的问题,就这样一直顺延到重新开放。

重新开放,各个行业复苏,尤其是服务业,社会一下子对这类劳工需求井喷,供不应求。还有很多人也不愿意去工作,一部分人是因为身体原因,比如生了长新冠,没有办法工作了,还有一部分人则是,因为福利太好了,在家呆着还有失业救济金和食品券。家里还有储蓄,炒炒加密货币和股票,也挺好。

其实,这也是美国的福利好养懒人造成的。要保持福利好,财政部是要花钱的。

上次,我在美联储缩表和美股走势的关系里,提到当总体流动资金增加,美股上涨,当总体流动资金减少,美股下跌。

1677237697148144.jpeg

而,总体流动资金=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余额(Fed’B/s)-财政部一般账户的余额(TGA)-反向回购(RRP),其中TGA就是财政部的支出账户,或者说是直接支付的现金账户。我们看美联储2月23日公布的资产负债表各种细项,其中TGA余额是4773.33亿美元,而2月16日TGA的余额是4903.79亿。短短一周就减少了130亿美元,财政部可不止用130亿美元,因为,这个账户还有源源不断的税收进来,也就是除了收入外,他们一周还用了130亿美元。

1677238781186704.png

1677239999131758.png

就这样的用法,美国国会预算办公室估计,最快到2023年7月这个账户上就没有钱还本金和利息了,要债务违约了。

从现在到7月,还有4个多月的时间,财政部就要破产了,如果再不提高债务上限(类似提高信用卡额度借钱,光靠税收撑不住了)的话。现在,4773.33亿美元,4个月后就等于把余额花没了。也就是平均到每个月账上净减少1000多亿美元。

每个月净减少1000亿美元,我们知道,美联储的缩表,他们说自己尽量保持每个月缩表900-1000亿。根据公式,总体流动资金=美联储的资产负债表余额(Fed’B/s)-财政部一般账户的余额(TGA)-反向回购(RRP),一增一减。如果不看反向回购,基本上,市场上的净流动性没有变化。

换句话说,美联储的紧缩政策以抗通胀,无论是加息还是缩表只有象征意义,实际上其作用已经被财政部花钱对冲了或者抵消了,至少对美股来说,市场净流动性影响不大。

而且美联储缩表,对美债是有影响的,如今,美联储不买,日本在卖,中国在卖,美债的流动性堪忧。财政部账上的钱又快没了,美国联邦政府怎么办?即便中美关系差到了极点,美国财政部长耶伦还是着急要来中国访问,为啥,大概率是求中国不要再抛售美国债券了。

正如我们说的,美联储加息和缩表看来抗通胀的能力,正在遇到挑战,与此同时,还要不时勉强维持一下美债的流动性,不至于它崩掉。但,美国实体经济却被釜底抽薪,尤其是与政府订单无关的中小企业和老百姓,他们要经历最糟糕的滞胀时期。通胀不降,经济持续萎缩,乃至衰退。

编辑: 鲁克
更多财经请关注 WX: Chaocaijing123456
币海财经: 全球财讯门儿清 https://www.bihai123.com/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