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前9个月进出口累计增速年内首次转正,中国外贸数据已连续第三个月保持正增长——2020年前11个月,中国货物贸易进出口总值29.04万亿元人民币,同比去年增长1.8%。其中,出口16.13万亿元,增长3.7%;进口12.91万亿元,下降0.5%;贸易顺差3.22万亿元,增加24.6%。如此抢眼的出口数据,与大量外贸企业迎来历史性旺季互相映衬。
中国媒体第一财经12月9日报道,在新冠疫情的阴影下,中国外贸企业订单从年初的“产能起不来”和“订单取消”,到5月开始订单明显增加,再到7月至8月的彻底爆发,经历了“过山车”的外贸企业,迎来了生意最好做的时节。
中国商务部原副部长、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副理事长魏建国把2020年中国外贸好于预期归结为四大动力。
首先即“宅经济”当道。其次则是海外市场对防疫相关物资的强劲需求。与“宅经济”紧密关联的另一个关键词——跨境电商,则为外贸强劲提供了第三大动力。中国海关总署数据显示,前三季度,中国通过海关跨境电商管理平台进出口1,873.9亿元,同比增长52.8%,成为稳外贸的重要力量。第四大动力即外部订单的回流。魏建国提出,2020年纺织品、IT产品、家具以及汽车零配件等,收获了大量由其他国家“流过来”的订单,使得中国这些产品出口逆势上扬,这也是最意外的。
这种高速增长可以持续多久?
魏建国对此相当乐观,也说得很肯定:“外贸增速还会在明年和后年继续保持两位数的高速增长,甚至可能贯穿整个‘十四五’时期。”
山东财经大学校长、原对外经贸大学国际经济贸易学院教授赵忠秀也认为,这种增势会在2020年12月乃至更长的时间里继续保持强劲。从产业规律来说,有些供应链一旦断掉,要想完全恢复是比较难的。这也意味着,疫情带来的短期转移效应有可能会改变长期的结构——把中国形成的产能激发出来并且用足后,其他国家被限制或中断的供应链可能会就此退出全球的供应链。
中国商务部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所副所白明则在《如何将“流入”的出口订单“留住”》一文中提出,虽然中国出口贸易形势因其他国家的出口订单“流入”而改善,但“稳外贸”措施力度却不应因此减弱,而且为了将订单“留住”还可专门出台支持政策,以强化中国制造业对出口订单的黏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