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证指数 3342.01 -0.24%
|
深证成指 10365.73 -1.40%
|
恒生指数 22849.81 -1.52%
|
纳斯达克 15587.79 -5.82%
|
日经225指数 33780.58 -2.75%
|
道说区块链 区块链名家
281 文章
226466 阅读
首页  >  要闻 >  区块链 >  正文
申请成为签约作者 >
Web 3.0浪潮下的ENS价值几何?(三)
2022年08月19日 10:00    
收藏  

在2021年引爆的 NFT 大潮中,有两个项目是给我印象最深的,这两个项目也是我经常在文章中谈及的,它们就是加密朋克和无聊猿。

这两个项目给我印象最深的地方就在于它们的出现和发展使得加密世界开始有了标识虚拟身份和虚拟地位的具体标识物。

它们成了加密货币世界原住民身份的标志。

这就像现实世界中的爱马仕和 LV 一样,它们的用处不在于能不能装什么东西,耐不耐用,而在于“炫富”。

当我们进一步比较加密朋克和无聊猿时,我们会发现相较于无聊猿,加密朋克还多了一层内涵:它被视为诸多NFT领域的“第一”。比如第一个头像、第一个链上艺术品、第一个发行量固定的NFT......

虽然这些“第一”中有一些后来被考证并非是真正的“第一”,而是还有其它项目比它更早。但这个宣传和印象已经牢牢打在了 NFT 玩家的脑海里,大家对它的定位已经形成。因此加密朋克不仅被视为虚拟身份的象征,还被视为 NFT 领域有标志性意义的历史文物。

在加密朋克被树立为这个标杆后,有一些玩家们偶然间还发现了一些同样发行非常早但早已被大家遗忘的项目。

第一个被挖掘并在圈内引起追捧热潮的此类项目就是 MoonCats。这是一个小猫形象的 NFT。

这个发行于2017年8月的项目在上线不久即被项目方抛弃了。得益于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4年后,也就是2021年,这个项目部署在以太坊的智能合约再次被玩家们发现,并且被再次用起来,将当时还未发行完的 MoonCats 继续发行了出来。

这项举动当时被视作是 NFT 领域的“考古”,并引发大家的蜂拥买入,它的价格也在短时间内迅速飙高,引发投机潮。

有了 MoonCats这样的案例,越来越多玩家开始热衷于 NFT 的考古。在这股风潮下,玩家们陆陆续续发现了一些发行于2019年、2018年、2017年、2016年、2015年,乃至更早发行于比特币和域名币(Namecoin)区块链上的 NFT。

这些 NFT 无疑被玩家们看成了 NFT 领域的古董,其“历史”价值开始被玩家们挖掘和演绎。

当我流连荡漾于这些早期 NFT 时,尤其是在以太坊上线前,早期玩家在比特币和域名币上所发行的 NFT 时,我仿佛穿越历史,看到了早期加密世界探索者们极其大胆、极富创新的精神和举动。

在发行于2011年、发行于域名币上的一款 NFT中,我看到了为数不少的作品中用简化字表述了当时中国国内流行的各种互联网现象和互联网名词。很明显,这极有可能是中国人参与创作的。

得益于区块链数据不可篡改的特性,这些早期中国人在加密世界中探索的足迹被保存了下来,也就是说中国人至少早在2011年就参与了加密世界的探索了。并且这样的人并不少见。

在我的印象中似乎中国的早期玩家绝大多数都是2013年才进入加密世界的,2011年就进入加密世界的中国人在公开的宣传和报道中寥寥无几。

因此,在看到这些早期 NFT 时,我的脑海里生出了一连串的疑问:这些中国人是谁?他们身在哪里?他们现在还在这个圈子里吗?

NFT 身份标志的形成和 NFT 考古价值的出现在我看来是2021年 NFT 大潮中所形成的两大全新的价值观。这个价值观只属于加密世界,是加密世界的原生产物。

这和 ENS 有关吗?相当有关。在我看来,正是这两大价值观才在某种意义上真正引发了 ENS 的火热。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
特朗普重磅出击 比特币下挫 加密领域一片哀嚎
   流动的沙        2025/04/03 02:52
“寒潮”来袭!Bybit退场 曾炙手可热的NFT已落幕?
   流动的沙        2025/04/02 03:38
币海NEWS加密货币行业周周大事记丨第250331期
   币海独步者        2025/03/31 03:20
加密资本的寒冬?资金流入枯竭 投资者恐慌情绪笼罩
   流动的沙        2025/03/28 03:41
“数字藏品通用标准”发布 福特提交元宇宙商标申请
   流动的沙        2022/09/08 01:00
Web 3.0浪潮下的ENS价值几何?(四)
   道说区块链        2022/08/22 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