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要闻 >  区块链 >  2021年NFT回顾:爆发元年 这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2021年NFT回顾:爆发元年 这三大趋势值得关注
 币海独步者    本文来自 区块链情报速递pro
2021年12月29日 00:47
  收藏
   

眨眼间,2021年已进入尾声,如果回顾今年整个加密市场的发展,那么 NFT 必然是 Top 入选话题之一。如果说2020年是 DeFi 之年,那么2021年可以说是 NFT 强势爆发的一年。

从艺术画作、收藏品,到头像、图片,到音乐、社交,再到游戏、元宇宙,NFT 在今年进行了“更新迭代”与“进化”。“万物皆可 NFT”,似乎可以与任何东西擦出火花。作为一种基于区块链技术的契约的数字化凭证,NFT 具有可验证、唯一、不可分割和可追溯等特性,受到了热捧,也找到了应用落地的场景。

今年以来,许多明星、大 V、知名品牌和企业也都纷纷打造推出自己的 NFT,在这些趋势的共同推动下,NFT 彻底走红“出圈”。那么,回顾2021年,NFT 领域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趋势呢?我们又该如何展望 NFT 的未来?

趋势一:从崛起进入爆发

如果我们把 NFT 发展经历分为几个阶段:以 Cryptopunks 的诞生为标志,2015-2016年作为萌芽期,2017年随着 Cryptokitties 的推出,此后的4年(2017-2020年)是发展期,2021年则进入爆发初期。NFT 从小众圈层的“玩物”迅速进入大众化视野,全球市场的投资者对 NFT 未来的前景感到兴奋。因此,我们认为今年 NFT 的主要发展趋势之一是从快速崛起进入加速爆发态势。

截至2021年12月27日,NFT 目前的总市值已达到103.49亿美元,较年初(6 174万)市场总值翻了167.6倍。回顾整个2021年,尤其进入7月份以后,市场进入爆发式增长,目前 NFT 的持有者数量为135.6万,相较年初翻了7倍,其中持有 NFT 价值超过100万美元的巨鲸地址达到826个。

以一年的维度来看,NFT 市场在8月中下旬、9月末以及12月初经历了成交额高峰,最近半个月交易数和成交额略有下降,当前最新数据显示最近7日的成交额为2.4亿美元。日成交平均价格则是在2月26日和10月29日达到了顶峰。截至12月27日,目前 NFT 二级市场的总交易额为171.76亿美元,总交易账户达到874万个。

在项目数量方面,根据 nonfungible 数据显示,NFT 相关的项目多达230个,较今年第一季度,项目数量增长65%以上。这些项目涉及收藏品、元宇宙、艺术、游戏、交易平台等多个领域,其中收藏品占50%左右。

NFT 之所以能这么迅速发展,主要是因为其被推动进入主流视野之后以势如破竹之势“破圈”,我们简单回顾一下2021年推动 NFT 爆发的几个重要事件:

· 2021年3月11日,数字艺术家Beeple的作品《Everydays:The First 5000 Days》在佳士得拍卖行从100美元起拍,最终以6 934万美元售出,刷新了数字艺术拍卖品的最高成交价纪录。此次拍卖彻底引爆了 NFT 市场。

· 3月11日,CryptoPunks #3100卖出4 200 ETH 的天价,创下 NFT 头像单品成交价新高记录。

· 3月22日,推特前 CEO 杰克·多西(Jack Dorsey)在2006年的第一条推特消息发行的 NFT 副本以将近3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

· 5月,一组包含9个朋克头像的 NFT 作品《CryptoPunks》在佳士得以1 696.25万美元成交。

· 7月,Axie Infinity 游戏日活跃超越王者荣耀,助推 NFT 市场火爆发展,交易量猛增10倍。

趋势二:生态形式迅速扩张

伴随着 NFT 的爆发态势,NFT 已从起初的加密收藏品迅速拓展到了更多应用领域,包括头像、图片、艺术画作、游戏道具、虚拟地产、音乐专辑、元宇宙......此外,NFT 也越来越受到广泛的社会关注,众多国际大牌、金融、科技等知名企业、新闻媒体都纷纷加入了布局 NFT 的队伍,推出了 NFT 收藏品、游戏等,NFT 领域的投融资事件也不断增长,无论是产业方面还是资本方面,都反映出 NFT 领域今年迎来爆发式发展。

我们知道,NFT 最初的主要应用场景是数字藏品,NFT 的特点使得其在加密艺术圈迅速成为一种身份认同的代表。自从今年年初,Beeple 等知名加密艺术家将 NFT 带入主流之后,NFT 的形式就开始迅速迭代,应用领域也逐步扩展,相应的基础设施和生态价值链也逐渐完善。

目前的主要的几大生态形式包括头像、收藏品、艺术品、游戏、元宇宙、土地资产、公共事业、社交、IP、音乐、DeFi 等。头像、收藏品、艺术品一直是今年市场的主导形式,其中头像 NFT 的总价值所占的份额高达49.4%,其次是收藏品所占份额为23.05%。此外,今年有一个值得关注的主要趋势是 NFT 的应用形式迅速拓展,在区块链游戏、元宇宙、公共事业、社交、音乐等领域的用例大幅增长。

其次是 NFT 项目和产品形式的扩张,带动了整个生态产业链也逐渐完善。区块链风险投资基 A&T Capital 的合伙人 Jasmine Zhang 与投资经理 Fiona He 按照 NFT 流动性,将NFT 产业价值链分成三层,由下至上依次为基础设施层、协议层以及应用层,以此来理顺该领域投资逻辑。

资料来源:A&T Capital《从铸造到流通 全方位梳理 NFT 产业价值链》

这张产业价值链的分层图比较清晰且全面地展示了目前 NFT 的生态布局,基础设施层主要涵盖底层公链、侧链/Layer2、开发工具、代币标准、存储以及钱包,协议层包括 NFT 铸造协议及一级流通市场、流动性协议、DeFi+NFT,应用层主要则包括各种基于协议层的垂直领域应用以及泛二级市场、金融等。可以看到,今年的爆发态势下,NFT 的生态发展已经初具规模,围绕 NFT 相关的基础设施服务也更加完善。

趋势三:NFT 成为 GameFi 的价值载体

最后一个趋势则要提到区块链游戏和 NFT 的结合——GameFi。2021年3月,GameFi 概念的区块链游戏开始崛起,7月,以 Axie Infinity 为代表的 GameFi 游戏迎来爆发增长,这段期间,区块链游戏数目翻了数十倍。

而这其中,NFT 的火爆是不可忽略的因素。GameFi 是 DeFi+Game+NFT 的结合,主要得益于 DeFi 与 NFT 技术、产品的成熟。NFT 为 GameFi 提供了生存土壤,成为其游戏内经济系统的价值载体之一,使得诸多 GameFi 项目的市场表现突出,并使得 GameFi 也迅速成为了今年最为火爆的领域之一。

反过来,GameFi 也推动了 NFT 的持续流行。NFT 的特点使得其逐渐成为游戏、元宇宙世界等领域中广泛的流通商品和支付方式,具备了收藏、保值、流通等属性,有力地成为元宇宙经济系统的支持,推动了 NFT 的进一步爆发。

以元宇宙游戏 Decentraland、The SandBox 为例,游戏中每一块地对应一个 NFT,每一个 NFT 的所有者代表其拥有了这地块的所有权,可以进行创作和改造。因此,自今年7月开始,NFT 市场开始追捧元宇宙、GameFi 概念,在这些元宇宙游戏火爆之下,虚拟地产 NFT 也一度成为了“香饽饽”,价格追涨船高。

今年以来,Decentraland、 The Sandbox这两大虚拟世界游戏的虚拟地产 NFT 几乎霸榜销售额 Top 排行,尤其是 Decentraland EST #4339 在11月23日创下了今年最高的成交价——241.02万美元。

而在其他非元宇宙概念的游戏方面,Loot、Axie Infinity、Gods Unchained 等 NFT 游戏占据了游戏类 NFT 成交 Top 榜的90%,而今年成交价最高的则是 Million Dollar Rat 的 NFT,售价为171.3万美元。

尽管游戏的发展势头迅猛,但根据 NFTGO 平台数据显示,Game 类项目的市值目前占比达到 NFT 总市值的6.56%,而艺术、头像等收藏品类 NFT 占据高达83%的比重,说明 GameFi 和 NFT 的结合领域仍然具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

最后,我们总结一下,回顾整个2021年 NFT 的发展,从老牌的 NFT 项目 Cryptopunks、CryptoKitties 等到如今各类天价的 NFT 头像、艺术品,再到名人和文化 IP,最后是元宇宙、游戏,NFT 已然是当前区块链是世界中不可忽略的组成部分,2021年可以当之无愧称之为 NFT 爆发元年。

那么,接下来,你认为我们会看到 NFT 怎样的形式迭代和生态演变?这个话题留给我们以及各位读者带着期待而辩证的思维去思考。

附:年度 NFT 市场 Top 盘点

1、成交额最高的 Top10 NFT 项目:CryptoPunks、Art Blocks、Bored Ape Yacht Club、Meebits、Rarible、SuperRare、Loot、Cool Cats、CrypToadz by GREMPLIN。

2、交易量最大的 Top5 NFT 交易市场:Opensea、LarvaLabs、Rarible、SuperRare、Foundation。

3、NFT 数量最多的 Top3 公链:Ethereum、Solana、Immutable X。

编辑: 币海独步者
更多财经请关注 WX: Chaocaijing123456
币海财经: 全球财讯门儿清 https://www.bihai123.com/
声明: 本文由入驻币海编者上传,观点仅代表编者本人,不代表币海财经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请自行判断。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