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伸阅读
比特币缘何下跌?
特朗普签署首份加密相关法案:废除DeFi规则
从低谷到燃起:加密市场估值在动荡后攀升
特朗普贸易战重创加密市场 以太坊暴跌 悲观情绪笼罩
周日荐读 | 区块链的三难困境与探索
USDA,Cardano即将推出美元稳定币
观点:从可组合性看Aptos的 “生不逢时”
相信很多人有这样的感受,那就是币圈热点转换很快,很少有人会把长期的注意力放在一件事情上。
公链由以太坊、BSC、再到 Sol、再到 ADA,再到 FTM……
反正总是有新的公链成为市场焦点,公链生态的轮动其实也是如此。
近期我们通过这样的规律提前捕捉到了不少新公链生态中的头牌 DEX,好几个项目在社群做报告的时候才只有几百万美金,应该说可靠性非常强。
可以说,这些现象生动体现了区块链的去中心化,即不可能存在一个垄断的生态或项目。
这对于我们的启示是什么?
传统互联网讲究赢者通吃,即很多人经常说的第一名吃肉,第二名喝汤,第三名啃骨头,甚至很多时候,第二名和最后一名并没有很大区别,实在是残酷得很。
但是区块链却不是这这样的,肖恩认为这里面的重要原因在于,区块链底层技术不具备如传统互联网云计算技术那样的线性可扩展性,这导致每一个系统都是有承载极限的,所以最终只能靠多个系统的互联互通来实现整体上的可扩展性的提升。
去中心化的内在要求限制了单一系统可扩展性纵向拓展的能力,但是却以横向突围的方式催生出了各种新型生态圈。
如果把这样的观点应用到以太坊 L2 生态的发展上,是不是也会出现多个 L2 系统并存的情况?毕竟每一个 L2 系统都面临着处理速度、手续费和系统承载能力之间的矛盾。
当然,对于很多其它领域也是如此。
深入理解去中心化的内涵能够帮助我们在更高层面来看待竞争问题,进而预测行业格局,识别投资机会。
本文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请在做出投资决策之前,务必对所投项目做出深入而细致的调查研究,币市风险巨大,入市需尤其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