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强东离“再造一个京东”的梦想又近了一步。
12月7日,京东健康公布中签结果,最终定价为70.58港元,位于定价区间顶端,中签者每手需缴纳3529港元。在二级市场,股民打新格外火爆,京东健康总计有84.62万份申请,最终获421.91倍认购,一手中签率为40%。
京东健康此次认购人数超过了此前在香港上市的阿里巴巴,但少于2006年赴港上市的中国银行和工商银行,二者分别拥有95.4万份申请和96.9万份申请。一名资深港股股民称,京东健康此次认购人数排历史第三位。
京东健康此次募资净额预计约264.57亿港元,若超额配股权获悉数行使,将额外募资约39.82亿港元,这也使得其成为亚洲医疗保健行业史上最大IPO。
7日暗盘开盘后,京东健康一路走高,最终较发行价70.58港元上涨26.88%,报收89.55港元,市值破2800亿港元。50股为一手,中一签账面浮盈948.5港元。
“期待明天大涨。”“明早等破百。”暗盘交易结束后,不少股民期待着京东健康IPO首日大涨。
果不其然,12月8日,京东健康股价一路高歌,盘中涨幅一度超75%,市值一度超3800亿港元,比收盘时的阿里健康市值还要多600亿港元。最终,京东健康收涨55.85%,报收110港元/股。据此计算,打新者一手可赚1971港元。
无疑,千年“老二”的刘强东,有望凭借京东健康坐上行业头把交椅,足以有底气俯视马云一回。今年6月,京东集团赴港二次上市,今日京东健康正式挂牌交易,而京东系京东数科、京东物流也正在排队等上市,不出意外,由于性侵事件“失声”两年多的刘强东和其妻子章泽天身家必定暴涨,归来或是首富。
福布斯实时富豪榜显示,截至12月8日下午5点,刘强东身家达1366亿元。胡润2020百富榜显示,过去一年,刘强东、章泽天夫妇财富增长了840亿,以1600亿身家排名第16位,排名上升30位。
和在线教育一样,疫情也成了互联网医疗的催化剂,新冠疫情发生以来,在线医疗异常火爆,年初至今,阿里健康股价涨幅超150%,平安好医生股价涨幅也超60%。除此之外,包括美团、拼多多、苏宁、百度等互联网巨头也动作频频。
在广为流传的一段对话中,刘强东曾对京东健康CEO辛利军说,“进入健康这件事,能做多大我们暂时还算不准。但我感觉,这事儿做好了,规模相当于再造一个京东。”
如今,刘强东的“再造一个京东”的野心,已经摆到了台面上。
自2019年5月从京东独立出来,到如今的上市,京东健康的成长堪称神速。之后,京东健康备受资本的喜爱,短短9个月斩获两轮融资,2020年8月,高龄资本豪掷8.3亿美元,彼时估值达300亿美元,而2019年A轮融资时,京东健康的估值仅为70亿美元。到今天上市,京东健康更是坐上了火箭,市值已经破3400亿港元,连阿里健康都望尘莫及。
有业内人士指出,医疗是非常传统的产业,互联网公司若想在其中有所作为,就必须要深入到产业的模式中,否则只能游离在各环节之间,难以找到盈利模式。
被资本看好的京东健康,则形成了“医、药联动”的闭环体系。据其招股书披露,京东健康目前拥有零售药房+线上医疗服务两大业务,前者主要包括健康及保健产品、医疗器械、非处方药、处方药的销售,后者主要包括线上问诊、处方续签、慢病管理、家庭医生、消费医疗等服务。
2020年,京东集团将战略定位为一家“以供应链为基础的技术与服务企业”,而供应链正是京东健康崛起的关键。
其招股书披露,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与京东集团合作,利用其遍布全国的配送基础设施网络,包括11个药品仓库和超过230个其他仓库。此外,京东健康线上平台上拥有超过9000家第三方商家,按需求为用户提供当日达、次日达、30分钟、7×24快速送达服务。
从时间上来看,京东在“BATJ”中算是涉足医疗领域最晚的玩家。
往前追溯,早在2013年,京东就开始涉足医疗行业,最早卖的是保健品。要到2016年,京东才开始正式涉足医疗领域,这年5月,京东大药房正式上线,京东商城正式进入药品零售。此时,腾讯已经通过投资的方式,涉足医疗领域两年,同样是2014年,阿里巴巴也开始进入医疗领域,也就有了现在的阿里健康。而后来由于魏则西事件成为众矢之的的百度,则在2015年就成立了医疗事业部。
互联网巨头们早已盯上互联网医疗这块大蛋糕,但医疗行业有多难啃,也只有从业者最清楚。不过,今年的疫情却意外地充当了催化剂的作用。
据统计,疫情期间,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的委属管辖医院,互联网诊疗量比去年同期增加了17倍,部分第三方互联网服务平台的诊疗咨询量更是比同期增长了20多倍。更有机构给出预测称,2020年中国互联网医疗市场规模有2000亿元,市场增长达46.7%,是2015年以来最高增速。
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日均在线问诊86100人次,疫情期间,一天最高有15万人在京东健康上在线问诊。
京东健康的收入主要来自通过自营业务销售医药和健康产品,其次来自向第三方商家收取佣金和平台使用费以及向供应商和第三方商家收取数字化营销服务费等。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照2019年的收入计算,京东健康是中国最大的在线医疗健康平台,总收入为108亿元,也是中国最大的在线零售药房,市场份额为29.8%。今年上半年,京东健康收入达88亿元。
值得注意的是,招股书披露,京东健康目前最大的风险来自与京东集团的部分业务重叠。据悉,京东健康零售药房业务基本由集团经营,而部分通过自营渠道销售的与健康相关的防护装备产品(例如温度计及口罩)亦可在京东集团的平台上销售。此外,京东还提供用户流量、物流、技术、支付、营销方面的支持。
和在线教育一样,互联网医疗已成为兵家必争之地。
当前,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平安好医生是行业的三巨头。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都主要依赖医药电商业务,卖药也是主要的营收来源,而平安好医生则拥有庞大的自有医生团队,以提供预约挂号和轻问诊等医疗服务为主。
不同于阿里健康今年才开始实现盈利,京东健康已经连续三年实现盈利。
其招股书显示,2017年至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净利润分别为2.1亿元、2.5亿元、3.4亿元和3.7亿元。阿里健康2020中期财报显示,报告期内阿里健康实现扭亏为盈,净利润为2.78亿元,而主打医疗服务的平安好医生目前仍处于亏损状态,2020年中期报告显示,净亏损2.13亿元,同比收窄22.1%。
从营业收入、活跃用户等指标看,阿里健康仍是当之无愧的行业第一。
截至2020年9月30日,天猫医药平台的年度活跃消费者(于过往12个月内在天猫医药平台实际购买过一次或以上商品的消费者)已超过2.5亿人,较半年前增长超过6000万。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的注册用户数为3.46亿人,月活跃用户6730万人;截至2020年6月30日,京东健康拥有5610万、7250万个年活跃用户。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医药电商仍是各大平台的营收主要来源。
2020年上半年,京东健康医药和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87.6%,已经连续多年提供了近90%的营收。
2020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27.47亿元的营收中,有15.1亿元来自健康商城,占比达55%;2020年3月31日-9月30日,阿里健康来自医药自营和医药电商平台的营收合计为69.61亿元,占总营收的97%。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数字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盘和林对媒体表示,“对于互联网医疗,医药电商平台一旦跨越盈亏临界点,未来的业绩增长会非常稳健,也就是持续盈利的可能性较大。”
不可否认的是,在疫情的刺激下,互联网医疗三大平台都迎来业务的大爆发。而医药电商领域已成红海,互联网医疗的下一个战场,或是线上线下医疗服务领域。
过去一段时间,包括百度、字节跳动、拼多多等互联网巨头们动作频频。就连在医疗领域栽过跟头的百度,也开始重新发力。
在2017年将医疗事业部裁掉的百度也卷土重来,今年3月,百度成立了百度健康(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并以独立公司高调推出直播问诊,钟南山、李兰娟两位院士甚至亲自坐诊直播间。据了解,百度将重点放在直播+在线问诊上,并打出了其直连医生数最多的宣传点。今年8月,百度健康再次切入慢病管理,想通过更多的服务方式增强用户黏性。
今年颇为高调的字节跳动同样毫不掩饰自己的野心,拉来百度元老,在今年11月,上线了面向患者的“小荷APP”,以及服务医生的“小荷医生”。
但医疗行业不比电商,行业壁垒高,巨头匆忙入局,也可能悻悻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