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文章中,我们为大家分析了为什么整个币圈都在翘首以盼「机构群」效应。接下来,我们将先为大家解读机构投资者最大的两个痛点:监管与托管。
痛点一:监管的不确定性
比起机遇,传统资本更关心的是监管的明确性和合规性。对一家保守的资产管理公司来说,监管的不确定性是一个沉重的、足以让人崩溃的问题。不用多说,金融机构难以证明将资金投入加密货币是否合理,因为这类资产在法律上仍未得到明确的界定。虽然区块链公司在思考问题的时候通常很乐观,且它们的风险承受模式也十分灵活与开放,但传统金融机构明显不喜欢这种:它们的世界与此截然不同,合规管理费用、受托责任和监管审查都会对它们构成威胁。
但是,仅仅用「困惑」这个词来描述现有的监管环境,还不够全面和精确,因为现实远比困惑更让人来得纠结。即使是在同一个国家,不同的监管机构都能给出不同的信号:美国商品期货委员会(CFTC)和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在授权和方式上的大相径庭,就是最好的证明。亚洲地区的严打和美国的态度模糊,已迫使许多业内公司转移到新加坡和瑞士等国,因为这些地区的监管相对宽松。
但即使在这些对加密货币更为友好的司法管辖区,前进的道路也不平坦。所有的争论都没有任何明确的答案:什么时候代币能成为合法的证券或者公用事业、或者商品亦或是货币?几乎没有任何法理或监管框架实质性地涵盖了这些法律问题。此外,大多数银行也不太乐意接触加密货币,因为「了解你的客户(KYC)」和「反洗钱(AML)」政策太麻烦了,绝大多数金融机构都怕到想绕道。
在边缘地带,像直布罗陀、马耳他和百慕大这样小而灵活的司法管辖区异军突起,纷纷作为加密货币中心向世界敞开了大门。然而,对于许多大型机构来说,这些国家并不是进入这一资产类别的可行区域,因为跟当前的世界银行和金融中心比起来,它们还没有建立起斐然的国际声誉。
不管怎么看,加密货币的监管都是一个未知领域。所谓机构投资者不能进入该领域,这样的说法肯定不对的——他们完全可以。但考虑到这还是一片未经开垦的荒地,他们愿意这么做吗?在目前相当混乱的大环境下,他们能否满怀信心、目标明确且意志坚定地入场,就像之前进入法律界定十分明确的环境一样?毕竟在那里,承诺至上。不太幸运的是,无论是整个生态系统,还是未来的机构投资群体,这个问题的答案都是相当悲凉的。
痛点二:托管的噩梦
虽然不少散户投资者已经接受了「做你自己的银行(BYOB)」这个理念,并将其作为一种新的财务自理形式,但托管是传统金融的核心。机构投资者对私人密钥所代表的财务自理不感兴趣,更甚至于,这个概念只会让他们感到恐惧,因为一旦财务自理成为流行,哪还有它们的立足之地。对冲基金更不愿意涉足这样的市场:账本要是丢了,私钥要是忘了,就意味着客户的资产不再被管理。BYOB确实赋予个人以权力,但对机构资金来说,却是个大问题。
可以这么说,托管和监管一样重要,两者都是新旧金融体系之间的绊脚石。尽管Coinbase等行业领袖已经为专业投资者铺平了道路,并推出了托管产品,但现有的托管环境远远没有达到机构级别。要想达到机构级水准,不仅要提供服务,还要提供传统投资者在旧领域已经习惯同时得到的专业支持、信任和关系管理。
我们将在后面的文章中探讨加密货币托管的深层挑战。现在我们要思考的问题还是——机构会怎么想?这与机遇和上行无关,有关的是风险调整后的回报率,在某种程度上,还与熟悉程度有关。在诺沃格拉茨讲出「机构群来了」这句话的那个视频中,他还提到,美国绝大多数财富都属于60岁以上的公民。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养老基金还没有一点接触这类资产的意向。只有当围绕托管的担保性、安全性和无摩擦服务能够突破千禧一代的比特币用户,被年龄较大、拒绝风险且对新技术相对保守的用户所接受,加密货币才会顺势被养老基金这样的大玩家采纳。
金融托管不仅关乎资产安全,更关乎信任这种文化。具有讽刺意味的是,加密货币在机构中的采用,还需要来自剩下的、现有金融参与者的高度信任,这些参与者不仅需要信任此类资产类别,还需要信任为其提供服务的托管者的声誉和服务。机构决策者需要有能力证明,对董事会做出的任何决定是合理的,并保证他们的资产托管方案不仅合法且无懈可击。
除了监管与托管的「双管」痛点,绊住机构投资者入场脚步的原因还有什么呢?敬请期待本话题的最后一篇连载文章《机构投资者迈不开的脚步》。每周一、三、五,币海启行《鲁克有约》与大家不见不散!